晋城市小麦机收大会战落下帷幕
6月25日上午,两台大型联合收割机驶入高平市寺庄镇箭头村的一块麦田,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把这块20多亩地的小麦收割完毕,至此,高平市小麦机收会战圆满结束,同时也标志着晋城市小麦机收大会战落下帷幕,夏收工作基本结束。
今年晋城市市小麦种植面积100.09万亩,机收面积达到了90.4万亩,机收率达到90.3%,比上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由于市委、市政府对机收会战的高度重视,使今年的机收工作准备充分、协调有力、服务到位,仅用14天就打赢了小麦机收攻坚战,比预期提前了两天。一是部署有序。为了加强对夏收的组织领导,市政府从市直单位抽调干部组成了6支包县工作队,督查指导各地的小麦机收。农机部门将全市小麦主产区划分为三个作业战区,即:阳城和沁水的郑庄、端氏、嘉丰为第一战区,泽州、城区为第二战区,高平、陵川和沁水的大部分地区为第三战区。根据小麦成熟时间差,确立了机车由南向北实行区块分割、集中收获的战术,做到了人歇机不歇、换人不换机,成熟一亩、收获一亩;二是调配有序。今年全市共投入各种农业机械3万多台,其中联合收割机1289台,在丘陵山区投入割晒机、地头脱粒机等小型机具近10000台。为做好机车的调度工作,全市还设立了22个联合收割机流动作业调配服务站,绘制和发放了小麦机收会战作业示意图,竭力为本地机手和外地机车提供服务;三是保障有序。为了做到快打快收、应收尽收,全市成立了30支由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骨干的小麦机收突击队,组建了48支农机技术服务小分队,确保机收会战万无一失。石油部门在小麦主产区设立了38个石油专供点,确保了24小时不间断供油,气象部门免费为机手发布气象信息,保障了机收的顺利进行;四是宣传有序。机收会战期间,农机、农业等涉农部门与新闻媒体联动,将麦收动态、机收进度及气象、供油、维修等后勤保障信息及时发布,为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提供服务。市电台、市电视台、太行日报社、晋城在线等主流媒体还开辟夏收专栏,集中精力、重点报道各地小麦机收会战的抢收、抢打、抢种情况、政府部门重视情况、机具调配和后勤保障情况、农机安全生产情况,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确保了机收会战的平稳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