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旱情严重 108万人饮水困难
7月以来,内蒙古大部地区降水偏少,高温持续,出现严重旱情,目前,因旱已造成108万人、382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死亡牲畜4.26万头(只)。全区有188座水库干涸,46702眼机电井出水不足。针对当前严重旱情,7月28日,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厅厅长戈锋主持召开旱情会商会,分析和部署了当前旱情和抗旱工作。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农牧业厅、气象局的有关领导参加会商会。
从6月中下旬,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气温偏高3-4℃,东部地区偏高1-2℃,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最高值。受高温和少雨影响,中西部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卡脖子旱,对当前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北部、乌兰察布市中部和北部、鄂尔多斯市西部和南部、巴彦淖尔市北部和东部、阿拉善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东北部、通辽市中南部、乌海市。截至7月28日,全区受旱农田4204万亩,其中轻旱面积2274万亩,重旱面积1646.5万亩,干枯农作物283万亩;受旱草场44.1万平方公里。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高温少雨天气将持续,旱情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会议要求,各地区要切实加强对抗旱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全面落实抗旱责任制,做到抗旱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保民生保稳定的首要任务来抓,确保粮食安全和人畜饮水安全。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沟通,加强旱情监测。各地要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潜力,最大限度地扩大浇灌面积和供水范围。干旱严重地区,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当地政府批准的本地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达到响应级别的适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采取相应措施,统筹防旱、抗旱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抗旱减灾工作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抗旱意识和节水意识。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为抗旱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地有关部门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日趋严重的旱情,全力开展抗旱工作。目前,全区已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0804处,完工8362处,投入抗旱人数235万人,开动机电井24.7万眼,投入抗旱资金5.18亿元,已解决94.3万人、253.7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