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皮助农民增收


玉米皮制品
原来人见人烦的‘臭皮’,现在都成了‘宝贝’, 一件成本一、两元钱的臭皮编织工艺品,在市场上售价高达十几元。
朱现军所说的“臭皮”,指的是玉米皮。郯城县玉米种植达面积广,年产“臭皮”1500多万吨。以前每到秋收时节,剥掉的玉米皮丢弃的满大街都是,遇上阴雨天,很快就烂了。为把“臭皮”变废为宝,郯城县农村信用联社发挥信贷优势,推出“创意信贷”,积极扶持培育编织公司,大量收购当地群众用玉米皮编织的造型各异的鸟笼、宠物窝、拖鞋、提包、花篮、果盘、座垫、花囤、洗衣筐等工艺品,然后将这些编织品畅销到北京、上海以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臭皮”编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成了“香饽饽”。
除了对农产品“废物”进行创意加工成艺术品增收,郯城县信用联社还扶持农民将创意用在种植上。通过提供信贷扶持,引导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施用硒肥,经水稻根系吸收或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来增加产品中硒的含量,通过植物自身的吸收转化,使无机硒化物变为有机硒化物。经常食用,能达到防病健身的效果。富硒水稻平均每公斤可增收0.4—0.6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该县提供信贷 480多万元,已推广种植富硒水稻2万多亩。
在农业的营销上,郯城“创意农业”也别具特色。“俺种的‘弯刀青’萝卜绿色、无公害、皮薄、汁多、清脆,进驻了临沂、江苏、上海等市场,而且进入大超市当作水果卖,每个能卖到一元钱呢。”菜农吴清乐谈起自己种植的创意萝卜喜不自禁。老吴种植的萝卜有啥不同?据介绍,当地信用社提供小额贷款,扶持菜农推行“绿色生态”种植,确保了萝卜具有皮薄、汁多、清脆良好的口感。而且,当地菜农给无公害 “水果萝卜”印制了身份证,取名叫“弯刀青”,贴上了标签,注明了产地。不足半斤的萝卜每个能卖到1元钱,一亩无公害“水果萝卜”可多增收1500多元。 信贷扶持,使创意农业“火”起来,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