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业不能建立在损害农业的基础上
发布时间:2010-09-20
张卓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在接受采访时,他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建设中原经济区,要以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为主线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化,这条路子是走不下去了。”
他说,中国有13亿多人,到现在为止吃饭还是第一件大事,粮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最重要主体。如果再沿着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和城市化的路子走下去,不但要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的自给自足我们也做不到。按照农业部门负责人的说法,我们现在每年要大概进口4亿~5亿亩耕地的农产品,才能够满足中国人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表明,每次经济危机都是农业出问题,粮食出问题;每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是从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带动的。中国今后如果出现大的经济问题,我想可能是粮食出问题。”张卓元说,“河南粮食连续八年增产,连续五年保持在千亿斤以上,这是河南对全国的重大贡献。”
他说,从这几年世界经济形势发展来看,保证农产品、保证粮食的供给,现在看来越来越重要。国家对三农,特别对产粮区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像河南这样提供大量农产品的地区不能吃亏,否则我们怎么能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张卓元反问。
重视农业,不以损害农业发展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重大的原则问题。河南提出这个思路,值得各地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时仿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