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桃花米:昔日皇家贡米 今日再显光彩
发布时间:2010-09-26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种植的“桃花米”品种,在明清时期曾被选为皇家贡米,到近代种植面积日趋减少,从上世纪末最终消失。2008年,千阳县农业局从北京引进 50粒桃花米原种,与省水稻研究所及海南科研机构联手抢救,繁育出稻种 2.5公斤,到2009年9月,在千阳县种植繁育300多公斤,今年,他们在千阳县桃花米原产地—安坡村大面积种植获得好收成。种植50多亩桃花米,预计总产量 3000多公斤。千阳县正在千方百计抢救种植这一稀有水稻良种,进行保护开发,让“桃花米”重显昔日光彩。
据了解,千阳县“桃花米”以颜色命名,因其米粒为桃红色,蒸出的米两头涨开,中间不断腰,好似一朵朵盛开的桃花而得名。千阳桃花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较广,随后由于多种原因“桃花米”的种植开始减少,直至绝种。
经考证,千阳县种植水稻的历史从汉代开始,千阳县汉代时称隃麋县,就是因其地适宜种植水稻而得名。唐朝太和年间,又以在千水之阳,故易名千阳,其地近水宜种稻。唐朝诗人韦庄《题千阳马跑泉》中就有“西园夜雨红缨熟,南亩清风白稻肥”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