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齐齐哈尔泰来稻米喜获丰收

发布时间:2010-09-30

  齐齐哈尔泰来县田野里整齐匀称的稻谷在微风的吹拂下像波浪一样起伏,处处呈现出喜人的丰收景象。目前,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县份之一的泰来县,83万亩水稻喜获丰收,全面开镰。今年,“泰来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让泰来大米有了通向国际市场的“护照”,更让泰来县水稻香飘北京、上海等地。由于泰来大米品质优良和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县涌现出冰玉米业、博远米业、丰润米业等QS获证水稻加工企业38户,年加工能力为50万吨。记者在采访中见到,在年加工能力2 万吨的泰来县金盛龙米业加工厂,前来销售水稻的农民络绎不绝,院内堆满了金黄的稻谷。企业负责人刘祥斌说,企业以每公斤2元至2.3元的价格收购水稻达 1300多吨,部分水稻已远销吉林、天津、内蒙古等地。目前,县内大部分稻米加工企业已敞开收购,收购水稻达2万多吨。

在大兴镇青岗村水稻种植小区,金灿灿的稻穗迎风起伏,沉甸甸的稻谷压弯稻秆,散发出阵阵的稻花香,稻农们正用收割机收割水稻,农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老庄稼把式”佐金龙对记者说:“今年水稻成熟度好,一个空瘪粒都没有,产量肯定差不了,还能卖上好价钱。”

正在收割水稻的江桥镇齐心村农民王立成说:“今年,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水稻生长,再加上对水稻实行科学田间管理,水稻长得格外好,预计亩产达650公斤,增产达100公斤。”

尽管今年春季气候低于往年,插秧时间普遍较往年拖后5天左右的时间,但泰来县通过坚持抢前抓早,选种优良品种、应用先进科技等措施,确保了水稻播种在丰产期。为提高稻农的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他们组织农民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勤换进水口、昼远灌夜近灌,割净田埂杂草,合理施肥等有效措施,确保了全县水稻获得丰收。为提高稻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泰来县注重发挥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之路,全县已成立水稻合作社57个,社员达到1万多人,耕种水稻达30万亩。在合作社的运作上,这个县形成了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割脱粒、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通过组建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双赢。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