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涡阳:打造安徽首个小麦亩产“千斤县”

发布时间:2010-10-03

  近年来,涡阳县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资金、科技、人才、政策上统筹配置,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继连续6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后,2009年,该县又首次成为全国2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之一,并荣获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小麦亩产“千斤县”目标,并迈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

“如何创建小麦千斤、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撑等无先例可循。 ”涡阳县委一位负责人介绍,亩产千斤是一个庞杂的综合工程,资金、科研、政策等配套措施缺一不可。路,要靠涡阳人自己走。

从2009年午收开始,该县组织2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个镇(场)指导、督促、奖惩和落实,并按照“万千百十”工程要求,在全县建立了10个万亩高产示范区、500个千亩点、1000个百亩点、1000个科技户或超高产示范户,实行品种、配肥、深耕、机播、播期、播量“六统一”。

此外,县里整合支农项目资金8663万元,从粮食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1083万元,重点用于15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追肥补贴;县财政拿出300万元,为后期田管统一采购磷酸二氢钾,组织进行叶面喷肥;县财政专门列支104万元,用于植保专业服务的补助。通过统一招标方式采购的化肥和农药,县里统一分发到村、到户,由210个专业服务队操作。

汗水洒落处,尽是丰收田。2010年,涡阳小麦生产又取得跨越式发展,全县平均单产508.6公斤,终于实现了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超千斤的目标。

打造“千斤县”,需要全县农民在耕作、管理等模式上同步跟进。

近年来,涡阳农民工培训成效显著,连续三年在全市考核中取得第一名。今年,该县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包括阳光工程、农业技术、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等。

在实际工作中,涡阳县做到“五结合”,即培养目标与培养产业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进村入户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常规培训与超常培训相结合,“洋专家”与“土专家”相结合。 2009年,该县实际培训农民工5489人,占省下达全年任务的123%。农技人员还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传授农业技术,解答农民的疑问。

这个县根据农事季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及时召开专题培训会,2010年上半年共举办培训班168场次,开展广播、电视讲座56次,召开现场会9次;免费发放小麦田管、蔬菜生产等技术资料31万份、技术明白纸52万份。科技培训,使农民富了脑袋、学到一技之长、圆了就业致富梦,也为千斤县的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