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秸秆做面包草饲料格外抢手

王守红(左一)陪同省、市、县领导检查“林—草—牧—沼—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长官镇农民王守红是出了名的环保名人。他在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总结摸索了“林-草-牧-沼-菌-肥-粮”等产业链,寻找出了一条又一条种植和养殖资源利用的新路子,“牛粪里面出蘑菇,出金子,出银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老百姓得到了很多的实惠。多年来,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他先后被评为首届 “全国民间十大环保杰出人物”,荣获中国“地球奖提名奖”、“福特汽车环保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王守红对麦秸秆摸索着进行秸秆青贮和高温发酵,用做养牛饲料和种植食用菌的肥料,每年收购和利用秸秆都在20万斤以上。而经过研究发现,玉米秸秆比麦秸秆在饲料方面的营养价值更多,牛羊等动物更爱吃,所以王守红决心把秸秆加工饲料做大,不再让群众对收割掉的玉米秸秆发愁,既解决了一条资源再利用的好路子,又能有效地解决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等诸多问题。眼下正是玉米收获的时节,正当老百姓愁着无用的玉米秸秆无处扔,甚至一些群众干脆一把火将其烧掉的时候,王守红正组织人员在5个乡镇热火朝天地进行机械化劳作,加工1万吨玉米秸秆面包草饲料;同时正在对已挖好的一个4000多立方米的地池子加工青贮玉米秸秆饲料。
原来,经过多方联系和精心谋划,前不久,王守红与山东名堂集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投资建设皖西北饲料储备库。现在王守红引进了15套面包草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已有10套在临泉县长官、单桥、瓦店、杨小街、土坡等5乡镇进行安装使用。收购玉米秸秆5分钱1斤,大量的农民源源不断地送来原料,当地每辆农用车运送玉米秸秆每天多的能挣四、五百元。王守红计划今年试生产1万吨面包草饲料,打算明年扩大到加工10万吨面包草饲料。
面包草饲料,是将植物叶、秆,经过秸秆青贮揉搓机、打捆机、包膜机等机械的加工,通过揉搓、打捆、包膜工序,发酵20多天,就成为很好的青贮草饲料。因这种饲料外形像面包,就被称为“面包草”。这种饲料的加工,揉搓后无草渣,动物更爱吃也吃得更干净;面包草饲料经过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味,能保持65%的水分不流失,营养不损失,增加微生物蛋白,提高动物的产奶量和出肉率。
王守红的面包草饲料,已成为蒙牛、伊利、金丝猴等乳业集团养殖基地的抢手货。另外,王守红还在已挖好的4000立方米容积的大池子里,正在生产5000立方米的散装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为当地养牛提供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