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北方局地降温达8℃以上 应注意农时安排

发布时间:2010-10-14


10月14日08时-10月15日08时,全国降温大风及沙尘预报图

  前一股冷空气的影响还未消散,昨天(13日),新一股冷空气又呼啸而至。今天,这股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迫使南方雨带进一步南压。另外,这次冷空气过后,还有2股冷空气将入侵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在波动中下降。

南方阴雨将逐渐收场

受前一股冷空气的影响,过去一周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明显降雨,而南方地区更是一直持续阴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前一股冷空气的影响比较偏北,其南下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静止锋,导致了南方持续降雨。不过,从今天开始,南下新一股冷空气将推动残留的静止锋雨带南压,“到 15号之后,南方的降水将大大减少,只有华南沿海和海南还将有一些降水。”

虽然南方的阴雨即将结束,但是未来一周,国庆期间遭遇近50年来同期最强降雨的海南省仍有明显降雨。特别是15日至18日,虽然降雨强度与国庆期间强降雨相比要弱,但影响范围基本一致,需提前做好防范准备,避免受灾地区再次出现险情。

北方地区大风呼啸气温有所起伏

与前一股冷空气带来丰沛降水不同,目前这股冷空气带来的影响以大风降温为主,“两股冷空气的最大不同就是这一股冷空气并不会带来明显的降水。” 林建介绍,新一股冷空气的强度虽然跟上一股相比不相上下,但是并不会给中东部带来较大降水,降水只会出现在东北的中北部和内蒙古北部地区。不过由于其路径不同,这股冷空气影响范围更偏南,将深入到江南南部及以南地区,南方大部也将出现大风降温。

另外,在这股冷空气之后,还将有两股冷空气接连影响我国,分别出现在16-17日和18-21日。“未来一周频繁有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持续波动。”林建说,上一股冷空气已经给东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带来了超过10℃的降温,虽然冷锋过后气温稍有回升,但随着新冷空气的接踵袭来,未来一周北方的气温还将在波动中下降。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未来三天,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等地气温将先后下降4~6℃,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8℃以上;上述大部地区并伴有4~6级风。

农事建议:近期受阴雨影响的南方地区,应及时排涝,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做好被淹水稻、瓜菜、水果等的洗泥、扶正、培土、追肥,喷施农药,预防病害发生,促植株尽快恢复生长,抓紧修复灾毁农田、温室大棚、畜禽圈舍、池塘网箱,做好已成熟的晚稻、瓜果等抡收和补种、改种工作等,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并做好死亡畜禽等的无害化处理和灾区环境的消毒,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还应警惕周后期的大至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可能对农业生产、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等可能带来的影响。

北方将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需做好大棚设施、牧区放牧或转场、交通运输等要做好防风工作,上述地区已成熟还未收获的农作物、蔬菜、水果等应抢晴或严霜前及时收获(采摘),确保颗粒归仓,防范露地和大棚蔬菜、瓜果、花卉等遭受低温、霜冻危害。华北中南部、黄淮、西北等一些晚播或贪青晚熟的地块及晚熟品种作物等应加强科学的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地温,促玉米充分灌浆、红薯等块茎充实膨大、棉花多收霜前花、水果增加糖分积累和着色等,确保安全成熟,实现丰产丰收。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农田封冻前的有利时机,抓紧深松整地,为明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地区中南部、黄淮大部等地还未播种冬小麦地块应抓紧腾茬、整地,施足底肥,抢墒或造墒及时播种,并播后镇压,增强防旱抗冻能力,以培育壮苗。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