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河南原阳大米在困境中生存

发布时间:2010-10-29

  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缩减、好米卖不上好价钱、造假成风……这一系列存在已久的矛盾,使原阳大米的“身价”大打折扣,连年来,原阳大米已经沦落到需看东北大米脸色的境地。以前,原阳大米比东北大米金贵,东北大米涨不涨,原阳大米根本不必在意,然而近几年,原阳大米已经沦落到要看东北大米脸色。

而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视察原阳时,曾建议“太空米”改名,以提升品牌商业内涵。从事原阳大米经营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原阳“太空米”碰到的问题,不仅仅是“太空米”的问题,而是原阳大米共同面临的问题。

作为原阳县大米族群里的一个“小老大”,迪一米业对原阳大米话语权的日渐丧失,感受颇深。

最近一段时间,迪一米业副总经理吴庆龙一直在筹划运作公司承包的300亩稻田,“土地一定要深耕,一定要用黄河水灌溉,回归到原始的耕作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原阳大米的口感。”

吴说:“下一步,我们计划自己承包一个种植基地,初步计划是2万亩,返聘村民当工人,从选苗育种到耕作管理,严格操作,种植优质的原阳大米。”

卖大米的为什么孜孜于种大米呢?因为吴有烦恼,“相当大的烦恼”。

事实上吴的烦恼,也是所有有志于振兴原阳大米的人的普遍苦恼。

他们之所以发愁,是因为近年来原阳大米优质水稻种植面积锐减,普通农户大量栽种普通水稻,曾经尊贵无比的原阳大米,2007年、2008年曾出现卖稻难的困境,如今已经沦落到看“大路货”眼色行事。

“人家跌,原阳大米必跌;人家涨,原阳大米才敢涨。”一位熟悉原阳大米市场的业内人士说,以前,原阳大米比东北大米金贵,东北大米涨不涨,原阳大米根本不必在意,然而近几年,原阳大米已经沦落到要看东北大米脸色。

而曾经,因为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及脂肪含量四项指标优于驰名世界的泰国大米,原阳大米先后荣获国家“七五”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两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等多项大奖,被誉为“天下第一米”。

由于种种原因,曾经无限辉煌的“原阳大米”正在日渐失去光彩,这一无形资产正在悄然流失,并且面临夭折的危险。

问题1:卖不上价,农民弃种

原阳大米价格晴雨表体现在优良稻种上,但是优良稻种的推广让人揪心,这种揪心的背后是农民弃种。

这些年里,黄金晴的种植量在逐年缩减。缩减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近两年,水稻秸秆价格猛蹿,一亩水稻仅秸秆就能卖400元以上。然而,原阳优质稻种黄金晴的秸秆却比不过普通水稻。据县农科所相关人员介绍, “一亩黄金晴的秸秆价格比普通水稻至少会少150元”,并且黄金晴的秸秆在色泽、保暖效果等方面都不敌普通水稻,很多农民因此失去种植优质大米的积极性。

除去秸秆的原因,优质米卖不上优质价,是农民抛弃种植优质水稻的最主要原因。

今年早稻刚刚收割完毕,普通稻谷的收购价是1.3元左右,优良品种黄金晴的价格是1.6元左右。

问题2:种植面积锐减

据原阳县粮食局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近年来,原阳大米种植面积急剧减少,从高峰时期的40万亩,减少到22万亩,2009年恢复到26万亩左右。

不过,据原阳县众多业内人士估算,实际历史最低值曾降至16万亩。

10月22日上午,原阳县振兴稻米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杨升林指着墙上贴的一张县区引黄灌溉的路线图称,太平镇、原武镇、师斋西部和路寨南部等沿黄一带一直是原阳大米的主产区,然而2008年、2009年时,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萎缩了2/3。

种植面积锐减是原阳大米痛失市场话语权的“头号杀手”。

原阳县一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拿2009年的数据来说,原阳地区稻谷的种植面积大约26万亩,也就是说原阳县一年种植的大米总共不到2亿斤,河南人人均不到两斤米,而这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问题3:造假成风

稻米种植面积锐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迪一米业副总经理吴庆龙介绍,原阳县一年种植的大米总共不到2亿斤(约等于10万吨),但近年来,市场上每年以“原阳大米”这一面目出现的大米有50万吨~100万吨,也就是真正的原阳大米数量有限,大部分都是披着“原阳”皮的劣质米。

为什么不对假原阳米进行有效打击?“太难查了,如果哪个加工厂半夜拉一车外地米回来,你说谁能知道?”原阳县当地一粮食局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原阳县振兴稻米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杨升林表示,2009年以来,他们多次排查市场打假,然而成效并不明显。

而吴庆龙则认为泰国打假的经验可资借鉴。他们曾到泰国考察,当地人告诉他们,泰国大米每到收获季节,泰国政府都会在重要路口严防死守,严禁外来大米入市,从源头上保证了泰国大米的纯正性。

问题4:引黄灌溉难

“历史上原阳大米之所以闻名全国,博得‘天下第一米’的美誉,主要是因为黄河水灌溉的天然优势。”采访时,原阳县农科所另外一位副所长说,正是由于黄河水的哺育,原阳大米才保持了口感颗粒晶莹、软筋香甜的品质。

“这些年原阳县出现了严重的黄河水浇灌难问题,很多老百姓用井水浇,而这会有损大米的品质。”这位副所长说。

为什么浇水难?他说,一方面是黄河来水少了,一方面是水务方面不放水。

而黄河水务方面之所以不放水,是因为原阳县部分稻农不交水费,“最开始,上游下游都交钱,但是慢慢出现了上游用水多,下游用水少的问题,也出现了交了钱用不上水的问题。这样慢慢大家都不交了,没人协调,协调不力,最后形成了普遍的浇水难。”

恶性循环的是:黄河水放不出来,用机器抽井水浇地成本太高,而大米价格又偏低,使很多稻区农民不得不忍痛割爱,改种玉米、大豆等旱作物,导致原阳水稻的种植面积锐减。

而水稻减产,连接着的就是造假,然后就是整体受损。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