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粮油产业政策和思路
       十二五粮油市场的发展和调整面临大的背景和要求。这个背景,是有四个变化,第一,是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发现十年来,中国的农业生产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品种生产的布局,还是生产经营主体,还是在生产方式上都有一些变化。过去主体相对单一,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现在,我们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垦区和大规模农场等都是经营主体。在生产方式上,有传统的生产,还有设施化的生产,还有专业化的生产,还有规模化的生产,这是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产品结构而言,不仅是国内的,而且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相互渗透更加紧密了,同时,农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也是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实际上,最近,我们出现的一些小宗的粮食品种和其他经济作物品种的价格大幅度的波动,甚至是暴涨,很大程度上,给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相互渗透有关。这样的话比较形象“豆你玩”,“蒜你恨”“糖高宗”这样的都出来了。
十二五建议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概括为五句话:
      一是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
      二是两个目标:促进粮食稳定增长,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三个能力: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句话:农业的生产经营,我们提出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节约化的要求。
      五句话:就是提出了五个任务,农业的生产能力要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要持续增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要进一步的扩大,还要逐步的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2009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33:1,是1985年以来收入差距比较大的年份。公共服务成长要增长。根据这五句话的建议要求,一是宏观经济对粮油生产和市场的影响增强,尤其是资本市场对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影响。二是国外市场,特别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国际市场对国内粮油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强。三是粮油市场的影响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复杂性大大增强了。四是粮油市场的波动周期缩短,波动幅度加大。
十二五粮油产业政策和思路
      进一步的加大对于粮油生产的支持力度,推进生产的四个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节约化。最重要就是保供给,供给保不住,价格保不住,市场就不稳定。还有粮食的最低收购价的政策,稳步的使价格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积极探索现货农产品和小宗农产品的市场调控机制。近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特别的深刻,没有这些新的机制和方式,恐怕是很难稳定市场和价格的。
      进一步的完善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政策的机制和手段。比如说,怎样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怎样的发现、发挥中央市场价格发现机制,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