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民抢占公路晒粮问题
发布时间:2010-11-15
      
          眼下正是种粮产区粮食晾晒季节,不少公路成了粮食“晾晒场”。公路上晒粮,不仅阻碍交通,还影响安全。如车辆打滑,难以刹车;稻草等易缠绕车辆引发机械故障。此外,柏油沥青、汽车尾气等还直接污染粮食,存在食用隐患。因此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禁止晒粮。
      虽然粮食生产从育苗、插秧到收割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晾晒工序始终是 “靠天吃饭”。种粮户苦于没有地方晒粮,明知有危险和隐患,也只好堆在公路上,他们也盼望有关部门助其早日解决“晒粮难”。
      公路晒粮禁而不止,固然与农户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有关,但也折射出有关部门对种粮户的关怀缺失。
      如何帮助种粮户解决晒粮难,进一步提高种粮积极性?农业、交通等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充分动员粮食产区附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将空闲场地暂借给农户晒粮,缓解维护公路秩序与晒粮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向种粮户推广科学高效、优质价廉的粮食干燥技术和实用烘干机,使晒粮由自然向机械化转变。可探索建立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组织,对采用烘干机械的粮食采取优价收购等鼓励措施,引导农户自觉自愿使用。只有以人为本,多种途径解决农户晒粮难,努力给农户一个守法的条件,才能创造出一个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