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

发布时间:2009-09-2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通过改革农村经营制度和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业结构,突破了“以粮为纲”的桎梏,打破了“小农业”的局限,实现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品种多样丰富,市场供给充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长期短缺和农民的“温饱”问题。

  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64.59亿元,为1949年的138.27倍;粮食总产量达274.51万吨,为1949年的2.16倍;肉类总产量达97.83万吨,为1949年的60.02倍;水产品9.41万吨,为1978年的40.91倍;水果总产量达118.36万吨,为1978年的72.61倍。

  2003年以来,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邛崃、蒲江为牵头县(市)的生猪和茶叶产业带,以新津、双流为牵头县的小家畜禽产业带,以彭州、双流、郫县为牵头县(市)的蔬菜产业带,以龙泉驿、双流、金堂、蒲江为牵头县(区)的水果产业带,以温江、郫县为牵头县(区)的花卉苗木产业带,以大邑、金堂为牵头县的食用菌产业带,以大邑、彭州、都江堰为牵头县(市)的中药材和都江堰为牵头县(市)的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带。

  2008年,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达到212个,其中标准化基地158个。

  近年来,农民的非农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比2002年增加3104元。工资性收入呈主导趋势,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752元,比2002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4.2%,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由基本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本报记者李奕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