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预计后市国内小麦价格仍处于高位振荡周期

发布时间:2010-12-11

        今年11月份期间,国家罕见的实施密集调控措施,通过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抑制近月国内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也旨在打压社会范围内对CPI可能持续走高的预期,玉米、稻谷两大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冲高之后回落,同样促使各产区小麦价格在12月初振荡调整。
  
  上周末以来,国内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偏紧的背景之下,国内小麦市场呈现“期强现弱”的箱体振荡格局。但本网网认为,由于近期主要利空题材的大部释放,特别是农民对于麦价的下跌行情并不认可、挺价惜售意愿仍较集中,加上贸易商收购意愿的相对平稳,预计小麦市场本周继续深幅回调的空间将相对有限。其具体原因本网简要分析之。
  
  首先,政府年前宏观调控基调已定,国内小麦市场看涨情绪保持理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高达4.4%,创下近25个月来的最高点;其中,粮、油、糖等食品类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1%,首次超过10个百分点,对CPI上升的贡献率高达74%!
  
  在此背景之下,国务院及各部委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先后发布了严打囤积居奇行为、东北用粮企业库存限制令、物价调控“国16条”、临时价格补贴政策等等,同时国家储备系统加大相关商品的拍卖和投放力度,对小麦等谷物价格再攀新高的势头形成了明显压制。显然,国内粮食政策环境的明显趋紧,使得用粮企业和加工厂家的收购心态发生变化,这也使得大部产区的小麦价格近期普遍出现回落,幅度在每斤2分-3分。
  
  其次,农民挺价、惜售留存小麦,大部地区行情止跌企稳、局部反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1月底12月初,我国各地小麦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应当看到的是,农民目前对手中小麦库存的挺价意愿仍然集中。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近年国家不断上调小麦托市保护价格水平,今年政府更提前公布了2011年最低收购价格,这也意味着“三农”政策仍将有效保障农民的逐年增收,农民手中余粮套现意愿不强。另一方面,2009、2010年我国连续遭遇罕见的灾害性气候,今年部分主产区的小麦实际产量不及去年,而国际市场上小麦品种更是引领谷物价格突破上扬的首要因素,这也造成国内农民对后市行情依然充满期盼,并不急于降价“处理”手中留存的小麦库存。
  
  最后,周边粮食价格高位振荡运行,小麦近期箱体底部下降空间有限
  
  进入本月之后,我国东北、华北主产区的玉米价格跌势渐缓,同样也是由于政策调控高压下虽然粮价上涨阻力集中,但同样也缺乏进一步的利空题材,农民在春节之前对玉米降价出售的意愿同样不甚积极。小麦和玉米同为主要粮食品种,二者在饲料原料中也具有互为替代的关联特性,两个市场的行情走向往往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在国内畜禽养殖效益相对稳定的现阶段,特别是饲料加工企业受到原粮库存限制的情况之下,小麦相对玉米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且粮食价格整体受到宏观调控的限涨阻力。不过,由于今年我国小麦实际产量同比下滑,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求格局趋紧、进口粮食价格水涨船高,包括谷物类期货整体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近两年最高水平,预计后市国内小麦价格仍处于高位振荡周期,收购市场和期货合约的价格箱体底部深跌空间较为有限。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