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兽药强制性认证门槛或导致大量经销商退出

发布时间:2009-10-13

  强制性入行门槛 大量经销商将退出

  作为强制性的认证,未来,对经营者来说,选择只有两个:第一,通过GSP认证;第二,离开兽药经营行业。

  官方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7万多家兽药经营企业。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全国推行强制认证,50%的兽药经营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

  另据了解,2005年,江苏省有5526家兽药经营企业,迄今仅有800多家通过了GSP认证。

  毕昊容告诉养殖宝典记者,多少数量的经销商将退出市场,不好回答,具体要看政府对兽药GSP推进实施的力度、各级经销商对实施GSP的重视和投入、GSP标准的掌握尺度、以及养殖模式的改变等多种因素。总体来看,通过实施GSP,肯定能淘汰一批规模小、资质差、人员素质低、经营假劣兽药的小企业。

  他介绍,江苏省在实施GSP认证过程中,在三方面都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硬件方面,乡镇一级经营店普通条件较差,在GSP改造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软件方面,抄别人文件的现象较多,GSP各项管理制度与自身管理未能真正结合起来。人员方面,乡镇一级经营店具有相关专业学历、职称的不多,尤其是水产药经营店,学历不达标,不排除存在临时聘用技术人员的现象。

  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胡竑邠对GSP做过专门研究,并曾多次参与农业部对GSP的调研讨论。他认同五成以上经营者将退出的说法。他认为,在软件、硬件、人员三者之中,软件方面,对企业最难。  

  “GSP的核心目的,是实现兽药的可追溯性。这就要求经营企业建立一大批文件和档案,记录下兽药进销存的情况。而这恰恰是目前的大多数兽药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难以达到的。”胡竑邠说。

  他举例说,前一段时间,农业部抽样了600个兽药样品,结果,竟有400多个无人认领。企业不敢承认是自己的产品。即使是真药也不认,因为怕出问题担责任。“要让兽药生产厂家敢于承认产品是自己的,在中国目前的形式下,比较困难。”

  他同时据此认为,在信任危机的情况下,GSP对兽药店的进销存文件要求严格,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部分兽药厂的营销模式,从分销变为直销。“兽药厂直接发货到养殖场,不经过经销商,降低了风险。反过来,这也导致部分经销商被迫退出。”

  江苏省家禽科学院研究员徐步也同意五成以上兽药经营者将退出,对江苏现存的800多家兽药经营企业,他认为还是太多,“再减少1/3最合适。”

  徐步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是我国兽药经营者遍地开花的高峰期,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很多兽药店,有的甚至达到一村一家。“这种状况很难避免假劣产品的盛行,对养殖户不利,对政府监管也不利。”他估计,目前中国的兽药店远不止官方统计的7万多家,大大小小可能超过20万家。

  不同于胡竑邠的分析,徐步认为,人员因素是GSP认证对兽药经营者最大的压力。“养殖户向兽药店买的不仅仅是兽药,更是技术服务,而大量基层兽药店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配套措施。实施GSP后,优胜劣汰,它们不退出,也活不下去。”

  广东经销商尚持疑虑 专家建议未雨绸缪

  尽管外省和网络上闹得轰轰烈烈,但养殖宝典记者采访多位广东兽药经销商发现,他们对此基本不太关心,有的甚至根本没听过GSP一词。

  增城经销商何老板从事兽药经营5年,他表示,在报纸上零零星星听过GSP,没怎么留意。他怀疑,这项政策是否会成为政府收钱的工具?“只要有钱,就能通过”!

  揭西县的龙老板也只是在南方农村报上偶尔见过GSP一词,了解不多。她认为,GSP如果能够严格执行,对行业规范一下确实好。但就怕兽药店都进不了这个门槛,适得其反,“逼得人家作假”。

  从化的林老板则很奇怪的询问:“GSP,这是什么东西?”当听到养殖宝典记者的介绍后,他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要求大学文凭,函授的算不算?”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广东尚未实施GSP认证,但一些大型兽药经营者已经按照GSP来要求自己,达标应当不难。河源市最大的兽药经销商邹育根表示,他的兽药经营企业已经完全按照GSP的要求执行,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多方面都超出了国家预定的标准,“对于GSP认证,举双手赞成”。

  中小经营者如何才能应对GSP?

  罗建民认为,GSP是依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在广东的兽药GSP细则未出台之前,经营者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要求自己,提高各方面的水平。

  毕昊容认为,对尚未推行GSP的地区而言,应尽快确定试点工作方针,建立一套GSP管理制度和检查验收标准,加强各级人员GSP知识培训,培养一批兽药GSP检查员,建立GSP示范点,分层次逐步推进。而对兽药经营者来说,除了提高硬件、软件、人员等方面的素质,加盟连锁是现代形势下兽药经营发展的一个模式,因为连锁经营具备一定的团体优势、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在实施GSP过程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另据了解,2003年开始的GMP认证取得了巨大成绩,我国合法兽药生产企业数从2002年的2700多家降为目前的1500多家。但对于这一变化,业界有人认为没有达到改革的预期目的,当年普遍期望将数量减少2/3,实际上减少不到1/2。

  GMP认证在后期颇有泛滥之嫌,实际上在业界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以至于早期严格认证的生产企业颇有怨言。有部分经营者怀疑,GSP认证是否会重蹈覆辙?

  胡竑邠分析,具体实施如何,确实还看政府的力度和决心。但经营者最好不要心存侥幸,据他了解,GSP认证已经吸取了GMP认证的教训,不允许收费,相反,为了让大量不合格的经销商退出,地方政府还将付出大量资金。实施GSP认证后,兽药经营将是一个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一半以上经销商退出在所难免。“有条件的经营者应该早做准备,没能力的、做假药的,就没必要再继续搞了。”

  徐步也认为,GSP不是对经销商的冲击,而是一种改良和修正。如果政府严格执行,市场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经销商最好未雨绸缪。

  简言之,目前来看,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强制推广GSP尚存不少尴尬之处,甚至存在弹性操作的空间。作为一项即将降临的政策,它必将对我国庞大的经销商队伍产生影响。具体境况如何,我们拭目以待,时间不久了。

  ■网友观点

  兽药GSP,对基层兽药经销商而言,我个人觉得该是1/3的格局。1/3的经销商很顺利的就过去;1/3的基层经销商通过销售企业扶持和自身的一些努力也能顺利通过;最后的1/3,很可能成为养殖业市场规范发展和GSP认证要求的淘汰者。

  ——营销女人

  我认为兽药GSP实施难度大,短时间是不太可能了,即使一刀切最后也是四不像,中国农村面积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养殖户用药根本不管你什么GSP。人药的GSP在市县以下都是流于形式,何况兽药。

  ——西岭雪山

  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譬如GMP,其实也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现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监管不力等。但它毕竟提高了这个行业的门槛。

  GSP也一样,他的实施难度可能要比GMP更大,但这是一种趋势,迟早的事。所以想在着个行业继续干,必须有这个准备,最起码要有思想准备。       

  ——Icandoit

  据可靠消息,兽药GSP马上要出台新规定。前不久农业部更开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个难。好多规定已经简化了,而且颇具人性。

  ——yxy3208

  (来源:养殖宝典)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