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广平一农民自制全自动棉花剥壳机

发布时间:2009-10-19

  眼下是棉花采收季节。连日来,广平县大庙村农民赵燕锋成了“名人”。听说他研制了一台全自动棉花剥壳机,很多村民争相观看。看着一堆棉桃放入机器,棉花和棉壳就分离开来,村民们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

  今年32岁的赵燕锋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从小就喜欢搞发明。据介绍,赵燕锋和父亲一块儿开了家汽车修理门市,赵燕锋是个技术工,喜欢摆弄各式各样的机器。2003年,赵燕锋妻子在家种了10亩棉花。由于门市里的工作十分繁忙,赵燕锋根本没有时间下地干农活,全凭妻子一个人。不巧的是,妻子得了灰指甲,一干活,手就疼得厉害。地里的棉花来不及摘,有的棉桃就烂到了地里。这时,赵燕锋就萌生了造棉花剥壳机的想法。

  说干就干,赵燕锋利用晚上时间开始琢磨着如何造剥壳机,图纸设计了一张又一张。开始,赵燕锋用一个废旧铁桶,钻好眼儿,套在一个电机上,一个简单的剥壳机就有了雏形。可一试验,棉花分离率还不到50%,而且还得再利用手工分拣。虽然没有成功,但赵燕锋并没有灰心。赵燕锋就反复试验,利用主次两个轴剥壳分离。这次,棉花分离率达到了60%-70%。这个小小的进步更加坚定了赵燕锋的信心。

  为了解决各个轴之间的转速不协调问题,试验废弃的皮带轮就装满了一麻袋。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反复试验后,赵燕锋利用主次两个轴转动将棉桃进行初步剥壳,分离出大的棉壳,然后再经过风机吹向过滤筛链架,送入二次清杂滚筒,经过清杂后,由出棉口吐出棉花。这样棉花和棉壳就彻底分离了,分离率可达97%以上。如果分离出的棉壳带有少许棉花,还可再次投入机器进行分离,不损坏棉绒。

  就这样,经过6年时间、上千次试验,前不久,赵燕锋终于研制成功了全自动棉花剥壳机。据赵燕锋介绍,他发明的剥壳机1小时可加工籽棉200-250公斤,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而且使用的是200V电压,3000瓦的电机即可带动机器,农民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记者了解到,目前赵燕锋正在申请国家专利。接下来,他打算寻找合作伙伴,将棉花剥壳机投入生产,争取普遍推广开来。(记者 邢云 通讯员 马永存、张玉岭)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