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发展现代农业 干部农民都缺

发布时间:2009-11-07

这几天,省内不少县一级的农业局长收到了省农业厅的通知,要求他们17~20日,参加全省新任农业局长岗位培训。据了解,这是四川省首次对2004年来新上任的县一级农业局长进行岗位培训。

精耕细作的优势正在消失

过去10余年,省内农村、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省农业厅人事处副处长宋绪贵把这些变化概括为3点: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需要协调、农村阶层的深刻变化、农业的“副业化”。其中,后两点尤其引人深思。

宋绪贵说,根据走访调查,现在农村40岁以下的农民太少了。他形象地把留在农村的大部分群体称为“3899部队”,“38”指中年家庭妇女,“99”则取义于九月初九重阳,特指农村的老人。一边是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拥入城市,一边是农村劳动力的逐渐老化。

农业精耕细作的优势正在消失。在靠近城市的川西坝子,不少留在农村的40岁以上人员,开始把农业生产作为自己的“副业”。他们白天外出打工,下班回家后再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收入已经成了打工收入的补充。“农业的副业化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专业性,也不利于高效利用土地。”

这些现实,使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显得更加急迫。根据省农业厅刚刚敲定的课表,这次农业局长培训的主线就是“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农村缺现代农民也缺干部

过去4年中,省内陆续有296位县一级农业局长任职。在宋绪贵印象中,这样的更替速度是比较快的。

“这296位农业局长大多数是从党政机关或其他政府部门提拔起来的。”宋绪贵说。这部分干部中,有多少人接触过农业、熟悉农业、懂农业,还需要打一个问号。任职后,他们面对大量的具体事务,也不一定有时间和精力沉下去,认真研究农业、农村的新问题,思考如何发展现代农业。那些从农业系统中提拔起来的干部,虽然熟悉农业,“但是,由于过去的工作主要是从传统农业出发,而如今的工作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他们需要更新观念,以现代农业为目标,找到发展方向”。

在宋绪贵看来,农村不但缺现代农民,也缺干部。不过,干部缺的不是数量,而是懂农业、观念新的新型农业干部。他说:“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过去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有了,更需要培养好的干部,大干一场。”

这次新任农业局长岗位培训,省农业厅要求脱产培训,食宿全部统一安排,各县不缴纳任何费用。

厅长讲课 已经做好幻灯片

据了解,共有100多名农业局长将于17日报到参加这次培训。在未来两年,其余农业局长也将陆续接受培训。3天的培训时间里,局长们将上6堂课。讲课的有省农业厅正副厅长、农业咨询公司董事长、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已经做好了幻灯片,将向参加培训的农业局长分析四川省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明确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

成都一家农业咨询公司的董事长也将成为局长们的老师,他在农业经营机制上有一定研究。“他把市场经济的理念更明确地运用到农业中去,这恰恰是农业所欠缺的。”宋绪贵说,过去的农业重视生产,但计划经济的痕迹太重,对市场的考虑不足。《成都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与实践》则由成都市委党校副教授蒋青主讲。据介绍,省农业厅希望通过分析成都现代农业发展的得失,让各地农业局引入成都城乡一体的理念,促进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

本报记者 谢佳君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