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长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实施农业精细化转型

发布时间:2009-11-08

    长治市在发展农业特色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实施农业精细化转型发展,做优品种、做大规模、做强品牌,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开拓新途径。

    记者:这里是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小米营养粉项目的建设现场,该项目总投资1亿多元,目前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年底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可实现利税1个多亿。

    山西沁州黄小米是中国驰名商标,集团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积极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今年开发上马了小米营养粉项目,这个项目被列为山西省两区建设重点项目。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董事长石耀武:这个项目投产达效后,年产小米营养粉1万吨,产值5亿元,产品附加值比原来提高5倍。

    近年来,长治市结合地域特色,对全市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现状把脉会诊,在做优品种、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形成特色上下工夫,加快构建产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沁州黄、熬脑大葱、长子大青椒、黎城核桃、平顺大红袍花椒等一大批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为广大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

    沁县沁州黄小米种植户郭维平:我在这个基地种了8亩,大约每亩产600斤,8亩谷子收入在15000块钱。

    潞城熬脑大葱种植户张秋平:今年我种了十亩大葱,大葱一亩可以收入3000多块钱,十亩大葱就可以收入3万多块钱。

    特色规模为基础、龙头企业连市场,长治市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立品牌,向农业经济化转型,成功打造出了三泰牌核桃、大红袍花椒、沁州黄牌小米杂粮等400多个品牌农产品。

    长治市农业局副局长郜起珍:目前,长治市有30多个特色农产品打入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0多家超市,还有11个农产品漂洋过海,打入东南亚、俄罗斯等欧美国家。

    截至目前,长治市用于支持特色农业投资就达20亿元,特色种植面积已突破300万亩,占到全市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的80%以上,已培育注册了400多个农副产品商标和两个驰名商标、三个中国名牌农产品,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多家,农户公司6300个,去年仅特色养殖这一项就使农民人均增收1200多元。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