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市场悲观情绪未能扭转 大豆存在中长期利多支撑
芝加哥交易所(CBOT)大豆周四(9月22日)收盘创6个月来新低。CBOT大豆11月合约9月22日收盘下跌37.4美分,至12.83美元/蒲式耳。原油暴跌6%,美国大跌令大豆市场承压。路透CRB商品指数(CRB)创2010年12月来新低。市场当日成交量超过22.4万手,高于30容均值约50%。近月合约盘中低点为12.81美元/蒲式耳,创近月合约3月16日来新低。
中国9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3个月走低,亦利空与大豆。中国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美国农业部(USDA)确认出口至中国2011/12年度18万吨大豆订单。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出口销售周报显示,美国当周大豆销量为40.44万吨,位于预期区间35-55万吨之间。
目前来看,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明显加大。解决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问题比原先预料的可能更加艰难,美联储决议和表态也只能给市场新添悲观预期。21日美联储声明虽然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即推出了旨在推低融资成本并刺激开支和投资的“扭转操作”,但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对该计划是否能够刺激美国经济转好明显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不仅美国的“两高一低”(高通胀、高失业率和低增长)一时半会难以解决,而且美联储的政策手段与效果也将越发乏力。
受9月月度供需报告影响,美豆指数九连阴,原本追随技术突破做多的投资者在本段行情中折戟沉沙,随着天气题材炒作告一段落,市场人气会大幅下降。根据CFTC公布的最新期货持仓报告数据,截至9月13日当周,基金开始大举减持多单、增持空单,基金净多单占总持仓比例连续两周回落。豆类油脂方面,市场成交量和持仓量最近两周也都在快速减少。
短期内豆类市场承压明显,期价进一步向年内低点靠拢的可能性偏大。不过,笔者认为目前即便看空也不宜做空,除了技术上存在快速反弹的风险之外,基本面上还有两大中长期利多因素支撑:其一,尽管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上调了美豆单产和库存,但从整体上讲,2011年度美豆减产和库存消费比下降几成定局,大的供需格局趋紧;其二,美豆和美玉米比价已经跌至1.95附近,为历史低位,如果该比值不反弹甚至是继续下滑,那么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就很有可能会减少,从而为豆类价格提供更坚实的支持。
美豆指数已经重回1300—1400美分/蒲式耳区间运行,而连豆1205主要运行区间为4450—4750元/吨。21日,美联储声明引发市场悲观解读,豆类价格离上述区间下限已经近在咫尺。不过,从周四的连豆走势来看,市场反弹力度尚可,日内价格大多数时间都在均线上方运行。大豆下行空间有限,从风险收益比方面考量,做空已不再适宜。建议以4600元/吨为中枢,下方区域内以逢低买入为主,上方区域内则以峰高卖出为主,多/空单的止损价位为对应的区间下/上限减/加50—100点。
CBOT大豆9月22日收盘价(单位:美分/蒲式耳):
---------------------------------------------------------
合约月份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11年11月 1319'0 1319'4 1281'0 1283'0 -37'4 44,325
12年1月 1330'0 1330'4 1294'0 1294'2 -37'2 5,920
12年3月 1336'6 1337'4 1304'0 1302'2 -36'2 5,774
12年5月 1341'2 1342'2 1307'0 1308'0 -35'2 4,451
12年7月 1349'6 1350'0 1320'0 1316'0 -35'2 1,7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