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国内外豆粕市场弱势震荡延续

发布时间:2011-09-28

    CBOT豆类产品期货市场跟随大豆收高。12月豆油收盘52.78美分/磅,上涨0.38美分;12月豆粕收盘330.5美元/短吨,上涨0.3美元。连豆粕指数技术上3000附近强支撑获得短期验证,今日有望延续超跌反弹行情,5日均线的3120附近可能构成压力,但我们认为恐慌性下跌的局面短期基本结束,市场有所反复,建议日内短多交易。目前系统性风险未见有明显消除迹象,不建议留多单过夜。
  
    9月以来,在美豆跌势、北半球新作即将上市和欧债危机引起的市场恐慌情绪等打压下,大连豆粕期货大幅下挫,主力1205合约自3400元附近一路下滑至3100元之下。从目前来看,美豆弱势短期仍将延续,国内豆粕供给压力仍大,这均对豆粕期价形成压制,但大豆进口成本对豆粕形成一定支撑,豆粕短期弱势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美豆短期难以大幅反弹。目前美国和中国大豆均进入收获期,市场对种植区天气的炒作进入尾声,虽然北半球2011、2012年度大豆减产对市场有一定长期利多作用,但投资者短期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在新作上市带来的季节性供给压力方面。截至9月25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5%,5年均值为11%。与此同时,受近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避险情绪带动,美元指数大幅反弹至近7个月以来的高位,使得南美大豆相较于美国大豆更具竞争力,美豆出口需求受到一定抑制。截至9月22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741.8万蒲式耳,前周修正后为1108.4万蒲式耳,2010年9月23日当周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927.4万蒲式耳。
  
    国内豆粕供给压力较大。尽管我国月度进口大豆量较去年有明显下降,今年前8个月进口大豆比去年同期下降近200万吨至3358万吨,但受国内油厂压榨收益较差和前期结转库存较大影响,国内大豆供给十分充裕,2011年以来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绝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600万吨之上。有关考察显示,2011年国内玉米长势良好,产量和质量预计均将高于去年。目前国内部分玉米种植区已经开始收获,相对成熟期较晚的东北三省预计也将于十月进入收获期,随着新粮玉米的逐渐上市,国内饲料供给将增加。
  
    进口大豆成本支撑豆粕价格。国内豆粕压榨来源主要是进口大豆,其成本对豆粕价格有较大影响。而2011年以来,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年前8个月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574.8美元,同比上涨31.2%。而受近期国内豆粕和豆油期现货价格的下跌影响,前期好转的国内油厂的压榨利润再次转差,目前大连港(601880,股吧)口进口大豆的理论压榨利润为负值。当前豆粕处于消费旺季,国内养殖业收益较高,饲料需求较为旺盛。受下游需求预期支撑,长期处于亏损境地的压榨企业为减少自身损失力挺豆粕价格的意愿较强,这将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进而限制期价的下行空间。

    CBOT豆粕27日收盘报价(单位:美元/短吨):
----------------------------------------------------------------------
合约代码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持仓量
10月/2011(SMCU)  327.5   332.4   326.9   326.6   0.4   16,606  15,458
12月/2011(SMCV)  331.6   336.5   330.5   330.5   0.3   55,167  106,378
1月/2012(SMCX)   334.0   339.0   333.4   332.9   0.4   7,082   14,516
3月/2012(SMCF)   337.5   342.1   337.1   336.7   0.9   5,187   11,627
5月/2012(SMCH)   338.9   343.6   338.4   338.2   1.0   2,807   13,210
7月/2012(SMCK)   341.3   346.0   340.8   340.8   1.2   1,484   10,379
8月/2012(SMCN)   344.9   345.6   341.9   340.2   1.3   316     1,387
9月/2012(SMCQ)   343.6   344.1   339.8   337.5   1.3   240     1,598
----------------------------------------------------------------------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期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