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豆供应前景转好 豆类下方仍有空间
近期国际商品市场受累美国债务问题解决迟缓,欧元区债务问题忧虑升温,以及担忧经济发展整体放缓情绪主导,大宗商品整体压力重重,纷纷大幅下挫,豆类期货不能独善其身。
9月21日美联储发表议息会议声明,认为美国经济前景有严重下行风险,推出“扭转操作”。但是投资者对美联储推出的扭转操作并不买账,对该计划是否能够刺激美国经济转好持怀疑态度,美元强劲反弹,黄金承压下挫。美国经济二次衰退风险持续升温。
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指数大幅反弹,创下今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由于目前市场恐慌情绪浓厚,短期美元仍有上行动能。截至9月20日,美元指数cftc基金持仓变化显示,增持多头7233手,减持空头15449手,美元指数或将继续被动上涨,而受累于美元指数的反弹,大宗商品仍将持续受压,短时间内难以出现大幅反弹走势。
9月份公布美农报告与8月份相比,2011/2012年度期末库存增长,高美国大豆单产至41.8蒲式耳/英亩,而市场普遍预计大豆单产为41蒲式耳/英亩左右,对美豆造成了利空影响,这也是美豆在新高后转而下挫的重要原因。近期美国农业部农场服务局公布月度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种植大豆为7347.4万英亩,较8月份的预估高出40万英亩,结合美农9月份报告中豆类单产预估得以提高的看法,美豆产量或得以保障。
截至9月18日当周,美豆生长优良率仅为53%,创下近五年来9月中旬最差水平,大豆单产预估却被意外调高,引发市场对优良率数据的怀疑,这也是优良率并没能对回调加以支撑的原因,而随着近期美国大豆产区天气良好,美豆收割进度加快,美豆的利空或呈加强趋势。
目前,国产大豆总量在1400万吨左右,部分用于压榨,部分用于食品。中国年度进口大豆总量在5200万吨左右,国产大豆对豆类价格影响有限。笔者参加了9月18日至24日大商所组织的东北大豆考察。基本结论有以下四点,一是东北大豆单产大幅提高,但由于大豆种植效益偏低,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总产量有所减少;二是大豆种植成本连年增加,2011年较2010年增加20%左右;三是农户意愿销售价格在2元/斤左右,折合4000元 /吨,与目前4100元/吨的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相比,价格仍不算高。
产量下降、种植成本提高和效益偏低,使得农户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但贸易商普遍希望大豆价格至2元下方才加以大量收购。2010年大豆收储价为1.90元/斤,折合3800元/吨,预计2011年收储价将在2元/斤上方。目前,中国大豆港口库存仍处于650万吨左右水平,库存压力依然较大。9月中下旬,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从4240持续回落至4080元/吨。大豆港口库存高企限制了进口大豆分销价格上行,也拖累着国内豆类价格反弹空间,预计弱势仍将延续。
美豆在今年上半年形成1300—1450点振荡区间,多数时间在区间内振荡,近期在跌破1300点后脱离振荡区间加速下跌,技术上 1200一线存在支撑,在外围市场不能企稳前,预计支撑力度不强,第二支撑位在1100点附近,此一线预计有较强的支撑。在目前大跌后或酝酿反弹,第一压力位1260一线,第二压力位1300一线。
连豆1205合约在跌破振荡区间下沿4440一线后,加速下挫,目前在4200点形成弱支撑,上方反弹压力在4260—4300点区间,第二压力区间为4360一线。连豆1205在跌势形成后,技术指标明显呈空头排列趋势,短期预计仍将惯性下挫,第一支撑位于4130—4100点区间,第二支撑4000一线,破位后或将下挫至3900点强支撑。 策略上,连豆主力1205建议依托4260—4360压力区间选择逢高放空,止损参考4380-4390一线,下跌目标为看至4000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