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农业职工人均产粮高达35.4吨
发布时间:2009-11-11
新华网哈尔滨11月11日电(记者王春雨)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了解到,今年垦区粮食总产达1652.5万吨,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达35.4吨,创造出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肩的劳动生产率。
据了解,黑龙江垦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益于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科技化。垦区拥有农机总动力564.3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率高达95%,可实现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密播种、变量施肥,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目前,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垦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居国内领先水平,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全面积、全作物的标准化。
据介绍,为增强农业防灾能力,黑龙江垦区基本建立起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8%。垦区已形成了网、带、片结合的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体系,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19.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抗灾减灾综合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
黑龙江垦区位于世界闻名的黑土带上,经过60多年的开发建设,这个垦区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