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国际气候对油料供应周期性影响不同

发布时间:2011-12-24

    极端气候频发,对世界农业生长影响巨大。极端气候频发原因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拉尼娜现象持续至2011年第一季度。从2010年10月份起,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南部大豆种植带的降雨量不足正常年份的一半。巴西的状况相对较好,旱情加剧时基本已经完成播种,干旱情况也不是太严重,而阿根廷却由于晚播持续受到干旱影响,整个播种季节拉长,播种推迟。

    若非南美对于播种面积的保持,最终保持增产,极端天气对产量的影响还是会很大,且谷物种植收益反超或将影响南美11年末种植配比从而影响2012年产量。另外据预测,今年末,拉尼娜气候仍有再度形成迹象,提升南美春季干旱风险。只不过,大量的种植面积仍可能会是南美大豆产量的护身符。 此外,东欧及中欧遭遇大范围干旱且延迟播种,可能导致2012年小麦、大麦单产受损及油菜籽减产。
  
    其中乌克兰旱情最为严重,农户及气象预测机构均表示,这一黑海地区谷物产出大国的冬季谷物产量可能损失30%,这对本就偏紧的油菜籽供应继续形成压力。目前的拉尼娜现象可能令南美部分地区明年春季受到一定偏旱影响,以及生长初期偏旱的情况。有预测显示,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阿根廷夏季期间(十二月到二月)天气干旱,届时大豆作物将开始进入花期,可能对单产情况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010年,由于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交替出现,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单产较上年下滑了6%左右,而自2011年开始单产开始进入恢复期。根据上一次拉尼娜出现的周期,2011年末拉尼娜可能会再次出现。但这一轮与去2010年末2011年初的拉尼娜现象相比会影响比较轻微,可以看到整个的潮湿程度是变得越来越适度了。
 
    另外是根据北美的气象局和澳大利亚的气象局预测,从现在到2012年第一季度的时候,太平洋地区又会出现拉尼娜,即使这样,拉尼娜也不会非常的严重,可能对物流产生轻度的影响,但是对每年的棕榈油产量来说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应该说棕榈油产量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单产也可能位于趋势线附近。总体评价,棕榈油生产在2011年末开始至明年上半年或受到温和的拉尼娜与季雨季节叠加影响,单产表现低迷,但从长期来看,温和降雨会大大改善整体生长环境,从而对进入增产周期后的单产形成有利的正面影响,利于产量增长。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国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