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戴炳隆在镇原县督查秋冬季农业生产

发布时间:2009-11-16

  戴炳隆在镇原县督查秋冬季农业生产时强调

  积极探索培育优势产业的科学机制努力提高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效益

  本报讯(记者巩大洲)11月10日,市委副书记戴炳隆在镇原县督查秋冬季农业生产时强调,要积极探索培育优势产业中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机制,通过抓点示范、创新机制,努力提高组织化生产水平,实现管理集约化、效益规模化,不断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当天上午,戴炳隆带领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农牧局、市林业局负责同志先后来到上肖乡姜曹村、翟池村,屯字镇阳宁村、田岭村,城关镇席沟村,开边镇陈坪村、兰岔村,武沟乡渠口村,详细了解苹果树栽植、果园管理、草畜产业开发、设施瓜菜生产、玉米秋覆膜等工作落实情况。戴炳隆强调,必须牢牢抓住苹果、草食畜牧业、设施瓜菜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等来培育农村优势产业,只要把这些优势产业培育起来,把农业结构调整过来,就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就会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上肖乡姜曹村总耕地9682亩,2007年一次性栽植苹果树3308亩,加上去年后季新栽补植后,苹果树总面积达到5608亩,新建果园的保存率达到100%,成活率达到95%以上,目前幼园管理措施到位,果树长势喜人。看到很快就会全面挂果的成片果园,戴炳隆说,我市处于全国优质苹果适生区,发展苹果产业前景看好,市场广阔。县、乡、村各级组织一定要千方百计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解放思想,加快苹果产业培育开发。

  戴炳隆强调,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定要抓好典型示范。示范点建设既要精心,又要在关键环节上舍得投入。要力争把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引进应用到示范点建设上,把示范点办成高科技、高效益示范园,以此引导和带动辐射农民积极开发培育优势产业。在镇原调研过程中,戴炳隆多次提到,西峰区温泉乡何家坳村何鸿禄把自己10亩的承包地全部栽植了果树,对外承包5亩,自己经营5亩,每年收入十几万元以上。他要求县、乡、村干部对观念落后、瞻前顾后的群众,要多组织他们到象何鸿禄这样的典型户去现场取经学习,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坚定他们调整产业结构的信心。

  戴炳隆要求,要研究探索产业结构调整中经营管理的科学机制,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大户或公司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把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变成有组织的规模化经营,更好地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等问题,提高组织化水平,保证管理科学到位,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加快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建设,真正形成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科技服务网络。

  戴炳隆指出,设施瓜菜是一个短平快的项目,政府在适当扶持的同时,要积极探索路子,把设施瓜菜产业培育成一个高效、长远的富民产业。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时,种子、肥料、技术等配套措施一定要跟上,只要有较高的投入就会有较高的收益。一定要教育引导群众按技术要求覆膜、种植、施肥,抓住初冬时节的墒情,按时令要求全面完成秋覆膜任务。

  戴炳隆强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没有坚强的村级班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就无法完成。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培育优势产业时,更加高度重视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班子领导群众培育优势产业的能力,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收益 
 
来源: 陇东报 编辑: 杨晨雨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