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农产品市场未来行情将更加曲折

发布时间:2012-01-04

    传统的仅依靠供需判断行情的准确率正在弱化。在国内,供需矛盾突出之时,限制玉米深加工和抛储白糖都对市场起到了冷却作用;菜籽、棉花与大豆的收储政策则完全托住了市场的底部。2011年为稳定物价政策频频出手,2012年,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仍将继续。农产品的金融属性也在增强,金融危机不仅对消费需求形成了抑制,同样也拖累了全球商品市场走势,欧债危机形势之严峻、影响之深远或许甚于2008年。在此背景下,农产品长期牛市的步伐将暂时放缓。而随着生物能源地位的日益提升,农产品与全球商品价格的指标性品种原油的联系也日趋紧密。

    在市场受到品种本身供需转换、金融属性、政策面等多方交叉影响下,未来行情的演绎将更加曲折。对于2012年农产品市场走势,或许我们能从成本方面得到一些启示。全球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短缺、水资源匮乏、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均导致农产品成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中国第三轮婴儿潮高峰期,社会消费旺盛,农产品需求刚性增加。同时,新增青年劳动力在2010年达到本轮周期的顶峰,第二代婴儿潮出生的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增量将逐年减少,直至2017年左右劳动力开始实现负增长。廉价劳动力时代正逐步结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各种商品成本将开始增加。
  
    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显示,美国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的成本分别为3.88美元、10.17美元、6.69美元/蒲式耳和98.4美分/磅,其中仅CBOT玉米的期货价格远高于成本,而其他品种期货价格已经距离成本不远,棉花更是维持低于成本线位置运行。由此预期,农产品市场除玉米外并不具有大幅下跌的空间,大豆、小麦等品种应继续维持成本线上方运行,但受到需求增速放缓和金融属性等变量影响,未来表现并不会太过耀眼。
  
    2012年的全球及中国农产品市场中,我们将焦点放在白糖市场。土地、劳动力资源短缺与消费刚性增长预期之间的矛盾,三年牛市周期后牛熊转换与糖料成本大幅提升之间的博弈,制糖集团的议价能力与政府调控态度的对决等均昭示着中国白糖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1年国内白糖净进口量已超200万吨,基本自给自足的模式无法维继,2012年的糖市留给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