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美豆油供需维持偏紧状态 全球菜籽减产菜油供应趋紧

发布时间:2012-01-12

    第一阶段(2011年1月~8月):区间震荡。这一时期“黑天鹅”屡见不鲜,马来西亚的洪涝灾害、利比亚局势动荡、日本地震和核泄漏等突发事件给油脂市场带来较多的动荡。但南美大豆丰产、美元走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打击地沟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等给油脂市场增添利空。豆油、菜油市场维持区间震荡行情,CBOT豆油在53.14~60.91美分/磅的区间内震荡,大连豆油震荡区间为9652~10964元/吨,郑州菜油震荡区间为9753~10976元/吨。

    第二阶段(2011年9月~12月):跳水下行。欧债危机在8月份之后愈演愈烈,商品市场纷纷跳水。同时,南美大豆市场份额增加,抑制美豆海外需求,美豆大幅下挫向油脂市场传导利空。豆油和菜油纷纷跳水,连续3个月下跌,临近年底跌势暂止,CBOT豆油由59.13美分/磅最低下跌至48.69美分/磅,豆油由10545元/吨最低下跌至8597元/吨,菜油由10657元/吨最低下跌至9274元/吨。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美豆油总供给量为969.8万吨,较2010/2011年度减少4.77%.2011/2012年度总消费量增加5.4%,至802.9万吨,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导致库存消费比小幅下降至11.9%,美豆油供需紧张程度没有明显改变,仍呈现偏紧状态,但受出口需求继续下滑的影响,期末库存下降速度正在放缓。
  
    造成美豆油供需层面维持偏紧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需求用量激增,2011/2012年度美豆油工业用量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41.26%,至163.3万吨,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增加5%,至20.3%.生物柴油产量增加导致美豆油2011年11月月度库存已经降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豆油供应均略显紧张。
  
    阿根廷豆油2011/2012年度期末库存较上一年度回落19.5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至2.55%,处于历史低区间内。从历史数据上看,近三个年度阿根廷豆油的工业需求用量激增,导致阿根廷豆油出口量逐年下滑。与阿根廷相比,巴西豆油供需状况更加紧张,最新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豆油库存消费比降至2.33%,为历史最低水平。由于巴西鼓励生物燃油产业,豆油用于工业中的用量逐年增加,2011/2012年度占比达到28.47%,连续第七年增加。受此影响,豆油出口量则逐月下滑,新年度出口占比仅为23.5%.
  
    2011/2012年度我国豆油总供给同比增加9.3%,至1236.1万吨,进口和产量联袂增加。总需求量同比增加8.4%,至1210.1万吨,出口下滑导致库存消费比略增至2.15%.库存消费比仍处于1991/1992年度以来的低水平,国内豆油仍然处于供需紧张的局面。2011/2012年度豆油进口量连续第三个年度下滑至132万吨,巴西和阿根廷出口量下滑是我国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为满足国内需求,我国大豆进口量继续攀升至5234万吨,进口大豆折油仍占国内豆油总需求的80%以上。
  
    2011/2012年度全球油菜籽较上一年度减产55万吨,至5984万吨,其中主产国加拿大增产139.2万吨,但欧盟减产160.6万吨,中国减产60万吨,美国减产41.8万吨。增产部分不足以弥补产量下滑部分。加上压榨需求下滑,总需求也跟随回落。新年度全球菜籽期末库存下滑88万吨,至538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至7.5%,供需形势较上年度趋紧。受菜籽产量下滑的影响,2011/2012年度全球菜油产量减少2.2%,至2280万吨;工业用量增加,而食用、饲用均有回落,总需求下降1.6%,至2632万吨;库存消费比回落至3.68%,连续第三个年度下滑,逐渐向均值靠拢,菜油也呈现出较上年度趋紧的局面。尽管国内菜油产量连续两个年度下降,但是2011/2012年度我国菜油进口量大幅增加23.6%,至80万吨,受到经济形势不稳和菜油价格高企的影响,菜油的食用消费量较上一年度下滑4.6%,至569万吨,导致库存消费比回升至6.9%,国内菜油供需紧张状态略有缓和。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