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2012年棉花期货投资难度加大需要关注要点

发布时间:2012-01-30

    一是投资环境。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长周期增长趋势性放缓和短周期总需求紧缩的叠加状态,政府为控制通胀而减少外汇储备的存量和增量,2012年商品价格将出现温和回落,棉花期货价格也将在回落后维持振荡格局。此外,宏观局势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市场的敏感情绪,棉花期货的投资除了要提防整体市场突发事件导致的系统性变动,还要警惕品种联动导致的日内日间异常波动。

    二是棉纺政策的调整。1月19日,工信部发布《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内容相比,新的五年计划提出“行业平稳增长”,把产能扩张的重要性调低,强调了行业的结构性优化。除此之外,五年计划中首次提出“加强纺织原料保障”,通过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发展新型原料、改进棉花进口配额管理等方式,完善棉花供需宏观调控机制,以促进国内外棉价基本接轨。龙年是政策集中规范期,调整的总体目标是稳定棉价,因此棉花投资应以稳为主,不可过分投机,投资者需留意行业政策的出台,如储备棉调控、种植扶持、收购规范、进出口政策、纺织品标准等。
 
    三是棉花种植特点。棉花一年一种,期初的播种面积预测、5月播种期和8月采摘期的天气变化,都会影响市场预期。2、3月份是棉农确定农田种植品种、各机构调研的集中时期,目前市场普遍预期,龙年植棉面积将出现明显下滑,不排除开年棉价延续涨势的可能。但综合分析政策扶持、棉区分布和粮棉比价可以看出,植棉面积缩减空间较小,加上上一年度供应过剩,植棉面积缩小对棉价的助推作用较为有限。另外,有必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不佳天气时有发生,只有出现明显的减产才会对市场供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否则都是短期炒作,投资者不妨把短期天气炒作时期作为趋势建仓的最佳时机。
 
    四是皮棉供销结构。政府仍将是今年供销结构的主要成分。截至1月20日,本年度棉花收储累计成交247.63万吨,按各仓库储备量和年后收储时间的预估,本年度预计收储300万吨(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棉花产量为660万吨)。可以说,政府是本年度棉花的最大消费方,收储的如期进行大大改善了棉市的供需状况。但不可置否的是,政府收购棉花仅作为调控市场结构之用,这就意味着,政府是未来市场的隐形供应方。根据收储价和仓储成本进行测算,本年度储备棉的成本价近22000元/吨,再加上期货的溢价空间,23000元/吨以上时棉花存在明显的抛储压力。
 
    五是期货及产业投资特点。刚经历一轮洗礼的棉纺织行业,虽然龙年初期行业可能出现复苏,但现实运营的压力仍然存在,订单不确定性强、“用工荒”、资金周转难等问题层出不穷,产能迅速释放的可能较小,行业将缓慢地进行修复。由此判断,棉花期货和现货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单向投资的风险较大,建议采用平衡策略,如利用内外套利、行业内跨商品套利等投资交易方式。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