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大连庄河工商扶持四种订单农业 规范新型经济组织

发布时间:2009-11-17

  庄河市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农业生产比重较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140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户,带动近17万户,即本地区85%的农民加入订单农业链条中,进行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在这一产业化的进程中,农业订单合同是整个产业化的保证,庄河市工商局提出“送一份订单,富一个农户”的口号,大力扶持订单农业,依托龙头企业,规范订单合同,使企业与农户达到双赢。

  庄河地区农业产业主要有四种形式:公司+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农业合作社+农户。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就要有足够的原材料,而原材料则来自于农民。而农民长期以来独家独户分散经营的方式,使这个整体缺乏法律的约束。该局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企业的法律意识也不强,对农户也不那么负责任,企业在效益好的时候,农户的利益能得到保障,效益不好的时候,农户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障。为此,该局不断加强对企业和农户订单合同的指导,采取合同法知识讲座、到合同签订现场逐一纠错、发放《农渔业合同示范文本》等形式进行合同帮扶。目前已为当地豆类、水产品买卖、原料收购等100余家企业送上了相应的示范文本,对170余户企业的合同进行了回访和指导,使企业和农户的合同意识不断增强。

  庄河市青堆镇三和村家家户户从事生姜生产已有些年头了,以前生姜成熟的季节都是一家一户地散卖,主要靠经纪人来收购,一旦经纪人不来,销路就受影响。自打大连仁和集团入驻三和村后,很快就成了村里人的财神爷。这家集生姜种植收购储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但建立了自己1550亩的生姜生产基地,还陆续发展了5000余农户成为它的订单户,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但庄河市工商局的干部在走访中却发现,该公司与农户签的所谓合同竟然是写在纸头上,或干脆就是口头的,导致双方利益均无法保障,工商部门立刻对该公司的订单合同进行了规范,提供了农副产品供销合同示范文本,并现场指导农户全部与公司签订了规范的产销合同,企业向农户收购生姜设定的保底价,农户保证企业原料供应等内容均在合同中体现出来。如今,该地区生姜的产量已从当初的7000余吨增加到现在的30000余吨,仅此一项人均增收就达3000多元。而终于有了原料保障,底气足了的企业,目前又投入3000多万元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生姜饮料、姜汁、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

  庄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00余户,这是引领农民致富的新型经济组织,如何帮助他们真正致富,如何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也是当前工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今年,该局从订单合同入手,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合同法知识,对合同签订前、签订中、签订后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部分合作社修改了现有的合同或协议,使之更加规范。也使农户的利益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庄河丰利水果专业合作社有200多名成员,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他们与所有农户均签订了规范的订单合同,有序的经营使水果售价比农户单卖时提高了20%~30%,带动了周边1300余户农民致富。如今,这个社的成员有的翻修了新房子,有的购上了轿车,还有的日子曾经过得捉襟见肘的成员家里收入翻番,供两个念书的孩子还绰绰有余。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