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全球油籽供需偏紧

发布时间:2012-02-24
    南北半球新季大豆供应形势暂不乐观。2011年12月正值南美大豆生长阶段,大豆产区部分包括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帕拉纳州、南马托格罗索州等地以及巴拉圭中西部地区累积降水量不及正常水平的一半。更有甚者,阿根廷大部产区,科尔多瓦、圣德菲和布宜洛斯艾利斯的降水量低于以往的25%。南美旱情一直持续到春节之后才出现好转,受其影响,美国农业部(USDA)以及各大分析机构纷纷下调了巴西、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值。

    北半球,距离新季大豆播种还有一段时间,虽然我国黑龙江等大豆产区遭遇了罕见的“春旱”,但土壤墒情偏差远未引发市场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基线预测报告显示,2012年美豆的种植面积预期为7400万英亩,低于去年的7500万英亩以及市场预估的7530万英亩,原因是种植大豆收益偏差,农户纷纷转向玉米等作物,这一种植意向或有助于支撑远月大豆期价。

    欧盟、加拿大的油菜籽供需面亦趋于紧俏,2月初浮现关于欧亚地区“极寒天气”的炒作。因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暖空气西进,严寒横扫包括英伦三岛在内的欧洲大部分地区,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历史最低气温,有分析认为这会导致欧盟以及乌克兰冬季油菜籽的损失。但需要注意的是,欧洲极端寒冷天气持续时间较为短暂,德国、波兰在本周气温都已回升至0°以上,对于当地油菜籽产量损失的估计尚不宜过分悲观。依据USDA预估,2011/12年度欧盟油菜籽作物产量在1910万吨,较上年削减7.76%。

    加拿大油菜籽需求驱动力显著增强。虽然2011/1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将达到创纪录高位1416.5万吨,但庞大的产量被迅速增长的出口需求以及国内消费需求所冲抵,年末库存预期由上年的172.7万吨下降至112.2万吨。除了对于中国的油菜籽常规性输出之外,加拿大油菜籽产量被美国市场所消化,2011/12年美国油菜籽减产37.2%(111.3万吨->;69.9万吨),进口增长78.84%(48.2万吨->;86.2万吨)。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国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