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中美签署大单属计划内采购大豆

发布时间:2012-02-26
    2月15日,在美国艾奥瓦州首府得梅因市举行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研讨会暨大豆贸易合同签约仪式”上,以中粮集团及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为代表的中方贸易团签订采购合同,预计从美国进口大豆862万吨。仅一天之后,外媒公布的消息确认,中美在洛杉矶又达成一项5年期的协议,为双方有关粮食保障、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的磋商提供指导,并将采购大豆的数量推高至1340万吨,总价值67亿美元。

    面对中国的巨额进口,美国大豆和中国大豆市场表现大相径庭。在中国采购美国大豆预期提振下,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价接连收涨,2月15日期价已升至近4个月高位,而国内大连大豆期价则连续3天小幅下探,2月16日更是平开后震荡下跌,创下3个交易日来最大跌幅,与美豆期价一路高涨的走势截然不同。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两国的媒体报道上。相比美国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此则消息在国内并未掀起大的波澜。当记者电询中粮集团及中储粮集团相关人士时,双方均表示本次签订的采购合同是计划内的进口量,且属框架协议,未对采购价格及期限做明确界定。这次大豆采购订单是在习副主席访问美国期间签署,符合以往惯例,中国积极推进中美贸易平衡,可能还将为美国带来更多集中出口的农产品贸易订单。对市场而言,属于全年计划内采购,无需多虑。

    近年来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回顾往年的情形,2011年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美国期间,中美双方共签署了合计1170万吨的大豆订单,涉及金额66.8亿美元。2008年中国采购代表团签署了一项价值45亿美元的大豆采购协议。虽然业内对巨额订单反应平淡,但近年来,受到国内油脂油料需求快速增长的提振,国内进口大豆数量逐年增多,急速增长的数字令人堪忧。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