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2011年大豆总体质量检测情况汇总

发布时间:2012-03-03
  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3省(区,以下简称省),共采集样品258份,涉及3省18市的65个主产县(区)。

会检结果表明,2011年,3省大豆等级比例较上年明显提高,符合国标中等(三等,完整粒率≥85%)以上比例为72%,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内蒙古、吉林中等以上比例较上年提高超过20个百分点。由于种植期间气候异常,病虫害情况较多,损伤粒率(主要是虫蚀粒和病斑粒)仍然较高。

3省全部样品检测结果为:完整粒率平均值为87.5%,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变幅67.3%~98.7%,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8%、29%、35%、18%、5%,等外品为5%,中等以上的占72%,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损伤粒率平均值为7.7%,较上年有所减少,变幅0.0%~27.8%,其中符合等内品要求的(不大于8.0%)比例为60%,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虫蚀粒平均值3.8%,病斑粒平均值为3.6%。

内在品质方面,粗脂肪、粗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18.5%(干基,下同)和38.6%,均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符合高油大豆三等标准(粗脂肪含量≥20%)和高蛋白大豆三等标准(粗蛋白含量≥40%)的比例分别为5%和18%,均为近年来最低。

各地区大豆质量品质状况如下:

(一)内蒙古

采集样品28份,来自呼伦贝尔市的3个旗(县)。等级比例较上年明显提高,但损伤粒率明显增加(主要是病斑粒)。完整粒率平均值87.4%,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变幅73.3%~95.7%,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7%、25%、46%、11%、7%,等外品为4%,中等以上的占79%,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损伤粒率平均值8.1%,较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变幅2.1%~17.6%,其中符合等内品要求的比例为61%,较上年降低16个百分点;病斑粒平均值为6.3%。

粗脂肪含量平均值18.0%,较上年略有增加,变幅17.2%~21.0%;粗蛋白含量平均值40.2%,为近年来最高,变幅37.3%~41.0%,符合高蛋白大豆三等标准的比例为82%,较上年明显提高。

(二)吉林

采集样品30份,涉及4市10县(区)。等级比例较上年明显提高,为近年来较好水平,但损伤粒率仍然较高(主要是虫蚀粒)。完整粒率平均值89.6%,较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变幅78.2%~97.0%,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10%、43%、30%、13%、3%,中等以上的占83%,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损伤粒率平均值9.3%,较上年减少1.4个百分点,变幅2.4%~21.3%,其中符合等内品要求的比例为47%,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虫蚀粒平均值为5.2%。

粗脂肪含量平均值18.7%,较上年有所下降,为近年来平均水平,变幅17.1%~19.8%;粗蛋白含量平均值38.6%,为近年来最低,变幅36.0%~40.9%,符合高蛋白大豆三等标准的比例为20%,为近年来最低。

(三)黑龙江

采集样品200份,涉及13市52县(区)。等级比例较上年有所提高,但损伤粒率仍然较高(主要是虫蚀粒和病斑粒)。完整粒率平均值87.2%,为近年来最高,变幅67.3%~98.7%,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8%、28%、34%、19%、5%,等外品为6%,中等以上的占70%,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损伤粒率平均值7.4%,较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变幅0.0%~27.8%,其中符合等内品要求的比例为62%,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虫蚀粒平均值为3.8%,病斑粒平均值为3.3%。

粗脂肪含量平均值18.6%,为近年来最低,变幅15.8%~21.0%;粗蛋白含量平均值38.4%,为近年来最低,变幅35.1%~41.9%,符合高蛋白大豆三等标准的比例为9%,较正常年景下降约20个百分点。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