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种植面积渐成焦点 国内大豆高库存压力制约内盘表现
发布时间:2012-03-07
今年以来,欧、美、中三大经济体宏观环境整体表现较为稳定。欧债问题炒作降温,暂未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美国频传利好数据,失业率下降,制造业指数回升,新屋销售稳中趋升;中国货币市场宽松预期较强。这些都增强了经济复苏的信心,也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虽然宏观经济环境趋于稳定,但欧债疑云仍挥之不去,犹如悬在经济复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得后期宏观经济的走向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在欧债危机没有根本性解决之前,我们都不宜过度乐观。
经过去年下半年的调控,通胀水平快速回落,但仍处于警戒线之上。春节之后,农产品价格持续回升,若后期价格继续上涨,将助推国内通胀水平回升,破坏已有的调控成果。后市豆类的上涨将与政策调控风险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随着南美大豆逐渐进入收割期,对于南美大豆的季节性炒作也宣告结束,大豆多头情绪也因此有所降温。后期市场的焦点将逐渐转向北美新作种植面积的变化。2012/2013年度各品种播种面积的预测数据被进一步修正。其中,大豆的种植面积预期与去年持平,为7500万英亩,而新年度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210万和350万英亩。虽然大豆的种植面积未发生变化,但如果美豆价格持续上涨,种植效益提高,仍有可能对最终种植面积造成影响,这仍需要投资者后期密切关注。
截至2月底,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为657万吨,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大约为95.5万吨。国内油脂油料库存高企、供应充足的局面依然存在。此外,中国此次集中式大单采购对国内形成的供应压力也不容小视,虽然不会增加短期的供应,但心理层面的压力也使连豆表现疲弱。虽然目前美豆已站上1300美分关口,但经过前期的上涨后,利多因素已逐渐被消化,美豆继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美豆在1350美分一线也面临较强压力,在没有新的利多刺激的背景下,回落风险增大。一旦美豆利多消化殆尽,展开调整,将对本就疲弱的连豆带来更大压力。
经过去年下半年的调控,通胀水平快速回落,但仍处于警戒线之上。春节之后,农产品价格持续回升,若后期价格继续上涨,将助推国内通胀水平回升,破坏已有的调控成果。后市豆类的上涨将与政策调控风险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随着南美大豆逐渐进入收割期,对于南美大豆的季节性炒作也宣告结束,大豆多头情绪也因此有所降温。后期市场的焦点将逐渐转向北美新作种植面积的变化。2012/2013年度各品种播种面积的预测数据被进一步修正。其中,大豆的种植面积预期与去年持平,为7500万英亩,而新年度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210万和350万英亩。虽然大豆的种植面积未发生变化,但如果美豆价格持续上涨,种植效益提高,仍有可能对最终种植面积造成影响,这仍需要投资者后期密切关注。
截至2月底,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为657万吨,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大约为95.5万吨。国内油脂油料库存高企、供应充足的局面依然存在。此外,中国此次集中式大单采购对国内形成的供应压力也不容小视,虽然不会增加短期的供应,但心理层面的压力也使连豆表现疲弱。虽然目前美豆已站上1300美分关口,但经过前期的上涨后,利多因素已逐渐被消化,美豆继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美豆在1350美分一线也面临较强压力,在没有新的利多刺激的背景下,回落风险增大。一旦美豆利多消化殆尽,展开调整,将对本就疲弱的连豆带来更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