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我市农业生产自救全面展开

发布时间:2009-11-18

 

昨天,栾城县高家庄村的干部群众正在抢修被暴雪压塌的蔬菜大棚。该县连日来组织干部群众昼夜对237个损坏的蔬菜大棚进行抢修,帮助种植户尽快恢复生产。


 

藁城菜农栽种新秧苗


 

一场罕见的风雪突然袭来,藁城3万多亩丰收在望的鲜菜遭遇冻害,部分菜苗冻死冻伤。紧张的自救大行动在冰天雪地中展开!


 

11月17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藁城市岗上镇西辛庄,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耀眼。白雪覆盖的田野间,正在进行自救的村民随处可见。西辛庄村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正常年份菜农每年收入上万元。这场大雪影响了不少农户的收入。


 

岗上镇西辛庄村支书卢辰玉介绍说:全村900多户菜农共种植设施蔬菜2500多亩,全村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加起来有上千个。一场大雪使得350个蔬菜大棚几乎绝收。


 

记者走进村民胡中义家的温室大棚,看到他正在拔西红柿苗,被冻伤的西红柿苗叶子没了绿色,一片片呈现枯黄色,苗子的根部也烂了。50天之前,胡中义一家人辛辛苦苦在3个温室大棚里栽种下西红柿苗,长势喜人,指望着春节前后西红柿丰收,能卖上好价钱,但突如其来的暴雪彻底击碎了他们的美好愿望。


 

据了解,不仅西辛庄村的鲜菜遭遇了如此惨痛的雪灾,在这场大雪中藁城全市蔬菜受灾面积在4万亩以上,其中5100多个日光温室、3050个大棚受到严重损坏。白菜、萝卜、菜花、大葱等露地菜受灾面积3万亩以上,露地菜的主体大白菜约有70%以上未收,被雪压埋,晚菜花、莴笋等受冻绝收。


 

提起这场猝不及防的暴雪,藁城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王振华说:“这场五十年不遇的大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1亿元。”


 

王振华说,遭灾严重的主要是使用年限较长,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大棚。目前农户们正在抢修被大雪压坏的温室、大棚,把冻坏的蔬菜拔掉,再栽种西红柿等新的蔬菜苗子,争取在月底前全部补种完毕。农业部门聘请省市专家,研究制定新型蔬菜大棚的建设标准。他还说,市直部门还组织干部职工购买大白菜,帮助菜农“消化”因雪天对蔬菜造成的伤害。


 

藁城农业局抽调32名技术干部,每四人一组分包乡镇,进驻受灾乡镇开展救灾,宣传引导灾后重建蔬菜生产设施。根据冻害实际情况,藁城市各乡镇都采取了保温、增光、加温、防塌、防“闪苗”、防病害、防冻害补救等8项措施。


 

截至16日,藁城市已抢收大白菜13000多亩,占受灾面积的50%以上,受损较轻的大棚和温室已修复完毕。


 

随着天气逐渐好转,蔬菜大棚里,菜农们插秧播种正忙。


 

记者走进西辛庄农民刘玉娥家的一座日光温室,刚刚翻耕的土地散发出泥土的味道,菜农们在大棚里插秧播种。刘玉娥说:“我家有五个大棚,全部种植的是西红柿。有一个大棚完全被压垮,损失可能有三万多元。这两天抓紧给大棚盖上了草帘,西红柿苗子也育出来了,赶紧插下嫩绿的秧苗,期待着西红柿能早日挂架。”


 

花农急盼政府协调贷款


 

“只要能贷上款,我们肯定会马上重建大棚,而且要对大棚进行科学改进。”昨日,记者随市花协工作人员到此次暴雪中受灾较重的西三教花卉市场、董聚维仙客来基地和高邑北方花卉基地进行了实地走访。看到受灾花卉生产大户并没有被雪灾带来的困难压倒,都在想办法恢复重建,但普遍存在资金困难,希望政府能帮助协调贷款。


 

西三教花卉市场


 

危棚下抢出鲜花5万多盆


 

“这次暴雪损失太大了,整个市场二期工程全部报废了,三期也损毁过半。”在西三教花卉市场记者看到,这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市场有一半已经坍塌,有的地方虽没有完全坍塌,但已无法使用,只有一期的5000多平方米仍在正常营业。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大棚除雪加固。市场负责人王利民告诉记者,这次暴雪使整个市场坍塌了2.6万平方米,共有50多个商户花农受灾,受灾花卉达15万余盆。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忙着帮商户抢救鲜花,协调场地,争取让花农、花商把损失降到最低。”王利民说,经全力抢救,市场工作人员和商户们总共从损毁大棚下抢回了约5万盆花,均安置到了市场的后备花棚。目前,他们一方面聘请施工队,重修、加固受损市场大棚,一方面在与一期商户协调,争取为受灾商户挤出一些摊位,让他们能挽回一点损失。


 

仙客来大王董聚维


 

花棚重建定要升级


 

走进位于红旗大街南头的董聚维仙客来生产基地,记者看到的满眼都是倒塌的温室大棚。透过破损的棚架,只见原本娇艳欲滴的仙客来已全部冻死打蔫。董聚维夫妇正忙着清理里面的积雪。“没办法,下雪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忙着清雪、加固,可还是没保住大棚。”这个基地总共有12个花卉大棚,这次有10个大棚全部被压坏,3万盆即将上市的仙客来被冻死,损失接近200万元。


 

一家人十几年的积累一夜之间几乎化为乌有,董聚维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听说,在这次暴雪中倒塌的多是些土温室,科技含量较高的连栋温室大棚倒塌得并不多。要是能筹到钱的话,我准备也把这10个棚全部拆掉,改建成连栋的温室大棚。”他告诉记者,改成连栋大棚后,他这个基地花卉栽植面积将扩大一倍多,达到1.3万平方米。除了仙客来,他还准备增加凤梨、蝴蝶兰等高档花卉。


 

高邑北方花卉基地


 

基地重建还缺五六百万资金


 

交易大厅塌了,3个连栋大棚塌了,28个日光温室塌了……走进高邑北方花卉基地,看着倒塌的大棚、温室和冻坏的鲜花,着实让人心疼。


 

“这回我的损失太大了,直接损失就有1200多万元。”基地负责人拉着市花卉协会秘书长曹金娥的手欲哭无泪。这个花卉基地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由于这次降雪来得太突然,基地的保护和加温措施没来得及完善,以致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花卉基地有4万余平方米损毁,冻死压坏各种花卉28万余盆。


 

“这些都是母本,要是毁了连明年的生产都得耽误。”虽然暴雪带来的损失十分惨重,但张文义一直在组织工人抢修、抢救。只见几名妇女刚从受灾的大棚底下抢出了20多盆吊兰。


 

“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找人抢修几座温室,加紧育苗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大部分的棚室重建都得等明年开春了。到时还得看钱能不能凑齐。”张文义说,要将所有棚室重建,至少需要七八百万元,目前他还有五六百万元的资金缺口。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次暴雪全市共有14万平方米的花卉棚室受灾,其中受灾最重的都是全市有名的生产大户,他们对全市花卉产业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尽管他们都在努力开展自救,但由于单户损失太大,普遍存在资金困难,急盼政府能早日帮忙协调贷款。


 

农业专家到高邑作技术指导


 

昨日,在后哨营村的一个蔬菜大棚中,不少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户围着市农科院的蔬菜专家牛瑞生问问题。到高邑县为农民解答雪后种植、养殖方面问题的共有7位农业专家,他们下到温室内、猪圈中手把手指导农民种植、养殖方面的实际问题。


 

高邑县后哨营村是一个蔬菜生产标准化村,蔬菜日光温室年产值3万元左右,温室黄瓜种植是本村80%以上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所生产的黄瓜除供我市蔬菜批发市场外,还供应北京、太原等地市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造成该村81座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受损,温室黄瓜减产70%以上,给种植户带来了一百余万元的损失。


 

高邑县农牧局的技术人员在11月11日就冒雪到后哨营、寺家庄、连移庄等蔬菜生产标准化村和振增奶牛场实地察看。“这雪五十年不遇,蔬菜损失不小,俺们都很着急,技术员来了可给俺们吃了颗定心丸,该怎么拉盖草苫、怎样增温,什么时候喷施营养液他们都说得清清楚楚。”不少蔬菜种植户纷纷说。


 

“多亏了合作社及时提醒,俺11日凌晨不停地清除积雪,才使俺家的大棚没受什么损失。” 塔张村的黄瓜种植户程玉杰说,记者在他的大棚里看到,百米长的大棚内翠绿的黄瓜挂在枝上,长势喜人,大棚有些坍塌的地方已经用竹竿支撑,程玉杰正在忙着摘黄瓜,由于管理到位,虽经历暴雪但程玉杰家的黄瓜损失不大。高邑县东盛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盛飞告诉记者,“暴雪过后我们不等不靠,号召日光温室种植户开展生产自救,组织种植户先清扫积雪,加固受损的温室部位,查看倒塌温室,及时将没有完全损坏的温室修复,采取有效措施保温、增温,确保了市场供应。” 


 

在高邑县后哨营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将自家种植的黄瓜过秤,搬上来自谈固蔬菜市场的运菜车,正在收购大棚黄瓜的谈固蔬菜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本次暴雪过后道路清扫很快,通往后哨营村的路很快开通,从14日开始,他们恢复从后哨营村收购黄瓜,虽然目前的收购量只有雪前的1/4,但是基本可以保证市场供应。


 

日前,高邑县农牧局下发蔬菜雪后管理建议、养殖业雪后管理建议,尽快恢复生产。局部受灾温室蔬菜通过喷洒生长调节剂等营养液,培育壮苗,提高抗性。同时,加强规模养殖场的疫情监管、监测力度,确保肉食品质量安全。


 

针对如何减低这种突发性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高邑县农业局副局长王立峰表示:“今后我们将建立健全农业灾害性天气气象预警制度,对灾害性天气做到早动员、早行动。眼下,技术人员已经开始着手重新设计温室结构图纸,改善现有骨架结构,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并尽快实施重建工作,使棚(舍)既经济又牢固,经得起突发性灾害,减少损失。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