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棉市昔日辉煌难现 油脂油料重心上移

发布时间:2012-03-20
    在2009年棉花减产的背景下,2010年我国又陆续遭遇低温冷冻、干旱和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一度引发市场对于棉花供给的忧虑,中间商及棉纺厂商对棉花原料的供应产生忧虑,掀起一波抢购热潮,引发了棉价史无前例的大涨,郑棉保证金一度增长至80余亿元,大量资金涌入期棉市场将郑棉助推至3万元关口之上。受棉价大涨提振,2011年全球棉花大幅扩种,供给形势大大改善,而欧债危机与美国经济衰退相继发生导致棉花下游需求疲弱,加快了棉价的下跌步伐。

    2008/09年度一度创下近五年峰值,2009/10年度径直回落至37%的最低水平。据USDA3月供需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11/12年度全球棉花的库存消费比或将以57.32%创下近10年来的峰值,我国棉花库存消费比有可能恢复增长至46%左右,达近10年来次高水平,而上一年度仅为25%。全球及我国棉花供需偏宽松的格局基本可定。一方面,2011/12年度全球及我国棉花产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及美国经济前期不明朗的宏观背景下,导致棉花下游需求疲软,以及人民币的升值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增压。

    2012年初以来,郑棉延续了2011年末的触底反弹回升走势,盘面显露“头肩底”形态的迹象,但能否顺利完成该技术形态,还需关注其在关键颈线22000元/吨及黄金分割38.2%回撤22419元/吨附近的表现。但在供给增加、需求疲弱的背景下,郑棉要重现旧日辉煌十分困难。

    相对于其他品种,油脂多头更为乐观。供需偏紧的格局以及宏观氛围略转宽松都对盘面均形成了较强的支持。油脂油料偏紧格局支持重心上移。由于南美产量的调降,美豆获得了意外的出口份额,库存形势进一步紧张,且美豆种植面积或难超过去年的7500万英亩的水准,美国为此要承担较重的供应任务,将会导致期末库存降至近年来低点,因此长线利多美豆。美豆年初以来反弹幅度已近18%,对于油、粕等下游产品带动明显。宏观面支持也对农产品形成支撑。国际油价走高,强化了生物燃料产量增长预期,对油脂油料的传导支撑增强。国内今年已有政策微调迹象,整体情况较去年下半年略有宽松,市场资金面好转之下,购销热情等也将得到改善,对于期现货市场也有支撑。

    国内油脂油料整体重心预计将进一步上移,但过程难免波动。以豆油指数为例,国内油脂市场仅仅只是接近了2011年油脂运行主要区间的下沿部分,去年末以来的走势仅是对下半年大跌部分的一轮修正,目前接近阶段目标位置,或有出现震荡反复的可能性。从中长线趋势看,回到2011年整体运行区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近期若有显著调整,仍可考虑逢低建立中长线多单。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