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增产能力受限及库存偏低 玉米短期强势难改
发布时间:2012-03-21
上周国内玉米期货持仓量和成交量持续放大,盘中期价最高触及2497元/吨的历史高位。本轮玉米期价上行始于2011年年末,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了近4个月。从宏观方面看,支撑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是对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需求的预估不足、全球特别是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发生了结构性矛盾。从微观方面分析,期现货市场、种植户及市场投资者形成多方联动效应,对玉米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玉米保护价收购和供需增长矛盾是支撑玉米价格走强的主要因素。国际谷物理事会预测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将从本年度的8.64亿吨增至8.8亿吨,全球消费量会从本年度的8.71亿吨增至8.84亿吨,全球玉米消费增幅依旧高于玉米整体产量增幅。国内黑龙江农委的数据显示,2012年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有望达到9000万亩,而2011年该地区种植面积为8800万亩。从数据上看,目前单纯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提升玉米整体产量的能力已经十分有限,库存偏低、消费量大增必然导致中短期市场供需不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中,玉米产量还要受到外部环境、天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全球玉米价格仍会保持强势特征,即便冲高回落,幅度也会十分有限。
入春以来,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气温仍旧偏低,有利于玉米的保存,为种植户的惜售提供了便利条件。从产区销售情况看,不单是玉米,而是整体余粮销售进度都明显弱于往年。这一方面与农户惜售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与加工企业的采购节奏有关。由于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加工或贸易企业在库存偏低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大范围的补库,只能根据自身用量阶段性采购。而这又加重了农户的惜售心理,双方形成微观上的制约效应。笔者认为,企业采取阶段性采购方式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企业对未来价格和供需格局没有明确的定位,存在侥幸和观望心理;其次是价格不断提升,对企业自有资金要求更加严格,在中小企业资金明显偏紧的前提下,资金因素限制了企业的能动性。
对比国内外玉米期价的整体走势可以看出,本轮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持续走高有一定的区域性。外盘玉米强势振荡格局反映全球玉米市场存在供需缺口,但并非十分严重,国内玉米价格强势上涨多半是由结构性“错位”导致。从当前全国玉米现货市场走势来看,虽然销区价格明显高于产区价格,但销区玉米价格走势相对平稳,而产区玉米特别是优质玉米受到极大的追捧,价格十分强劲。
在供需存在缺口的大环境下,优质玉米的强势上涨对整个玉米现货市场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且这种影响存在放大效应。另外,本年度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和质量无法达到加工和贸易企业的要求,加大了东北玉米产区的供应压力,推升优质玉米价格。从整体上看,结构性问题扩大了玉米的上涨空间,而结构的调整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玉米强势特征得以维持,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玉米价格回落埋下了伏笔。
纵观国内外玉米走势,进口玉米与国内玉米差价在2011年4—6月间达到最大化之后持续回落。进入2012年3月份以来,两市场现货价格大致相同。美盘与国内市场同步性增强有利于国内期价维持强势格局,中短期内国内玉米期现货强势难以扭转。
玉米保护价收购和供需增长矛盾是支撑玉米价格走强的主要因素。国际谷物理事会预测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将从本年度的8.64亿吨增至8.8亿吨,全球消费量会从本年度的8.71亿吨增至8.84亿吨,全球玉米消费增幅依旧高于玉米整体产量增幅。国内黑龙江农委的数据显示,2012年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有望达到9000万亩,而2011年该地区种植面积为8800万亩。从数据上看,目前单纯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提升玉米整体产量的能力已经十分有限,库存偏低、消费量大增必然导致中短期市场供需不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中,玉米产量还要受到外部环境、天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全球玉米价格仍会保持强势特征,即便冲高回落,幅度也会十分有限。
入春以来,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气温仍旧偏低,有利于玉米的保存,为种植户的惜售提供了便利条件。从产区销售情况看,不单是玉米,而是整体余粮销售进度都明显弱于往年。这一方面与农户惜售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与加工企业的采购节奏有关。由于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加工或贸易企业在库存偏低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大范围的补库,只能根据自身用量阶段性采购。而这又加重了农户的惜售心理,双方形成微观上的制约效应。笔者认为,企业采取阶段性采购方式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企业对未来价格和供需格局没有明确的定位,存在侥幸和观望心理;其次是价格不断提升,对企业自有资金要求更加严格,在中小企业资金明显偏紧的前提下,资金因素限制了企业的能动性。
对比国内外玉米期价的整体走势可以看出,本轮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持续走高有一定的区域性。外盘玉米强势振荡格局反映全球玉米市场存在供需缺口,但并非十分严重,国内玉米价格强势上涨多半是由结构性“错位”导致。从当前全国玉米现货市场走势来看,虽然销区价格明显高于产区价格,但销区玉米价格走势相对平稳,而产区玉米特别是优质玉米受到极大的追捧,价格十分强劲。
在供需存在缺口的大环境下,优质玉米的强势上涨对整个玉米现货市场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且这种影响存在放大效应。另外,本年度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和质量无法达到加工和贸易企业的要求,加大了东北玉米产区的供应压力,推升优质玉米价格。从整体上看,结构性问题扩大了玉米的上涨空间,而结构的调整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玉米强势特征得以维持,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玉米价格回落埋下了伏笔。
纵观国内外玉米走势,进口玉米与国内玉米差价在2011年4—6月间达到最大化之后持续回落。进入2012年3月份以来,两市场现货价格大致相同。美盘与国内市场同步性增强有利于国内期价维持强势格局,中短期内国内玉米期现货强势难以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