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农业局:为何不清理不在编人员[已回复]
乐亭县农业局
关于农机监理站职工反映问题的情况说明
长城网《民声热线》栏目组:
贵处转来的乐亭县农机监理站职工反映“乐亭县农业局不清理以工带干和不在编人员”的函件已收悉。局班子非常重视,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责成一名副职牵头组成调查小组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进行查处。
乐亭县农业局机关为财拨的直属事业单位,下属包括农机监理站、农机研究培训学校、植物医院、种子公司、武园农科所和古河原种场,分别为差额拨款、自筹和企业管理化事业。我单位全系统共有编制284人,实有249人(不包括2002年机构改革时期提前离岗人员)。现将农业局机关人员构成情况作如下说明:我局机关共有90人,其中经县编办批准在册人员85人,另外的5名同志,经局务会研究,结合单位实际和他们的工作能力,从下属单位暂时借用的,身份为下属事业编制。机关85名同志,其中1名二线,58名干部,26名工人。干部中副高级农艺师、农机工程师13人;农艺师、农机工程师27人,会计师3人,经济师2人;助理农艺师、工程师、会计师9人;技术员2人,管理人员2人。工人均为技术工人,汽车驾驶6人,农艺工12人,农机修理工5人,收银审核2人,计算机操作工1人。所有人员为国家正式分配安置。2002年机构改革时,根据上级要求,县编制委员会按人头核实定编定岗,干部、固定工、合同制工人身份编制非常清楚。所说的干部工人混岗,以工带干问题是存在的。我单位为事业单位,直属科室11个,从事技术推广服务培训、农业综合执法、行政管理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技工、专业技术干部岗位分工不是很清楚。以工带干、干工混岗是历史形成的,非近年人为所致,此现象不仅农业局存在,其他单位也存在。解决这类问题需有大的“氛围”,非一个单位所及,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
关于抽调的5人,其中一人已回原单位,剩余四人为:常某1998年12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河北农大蔬菜专业,学士学位,农艺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原农业局蔬菜示范园区工作,2008年8月抽调到局蔬菜技术站,是我中心学蔬菜的唯一一名本科生,业务精通,实践经验丰富,工作积极主动,深得菜农的好评;雷某1997年12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河北农大,学士学位,农艺师,长期在农广校从事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是农广校的教学骨干。倪某2005年10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河北农大植保专业,学士学位,助理农艺师。我单位缺此专业的年轻人才,而且熟练掌握计算机。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业务非常熟练,给单位带来了一种非常活跃的气氛;崔某1983年11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志愿兵转业到农业局,该同志在部队时就从事炊事员工作,清退一名临时工后顶替食堂炊事员工作,目前是我单位的唯一一名炊事员。
关于反映“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关于稳定基层技术推广体系意见,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超比例安排的非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坚决予以清退”。我单位自1999年以来,全系统共分配了8名毕业生。6名是2000年底以前分配的,2005年10月分配1名河北农大本科生,2009年9月分配1名河北农大研究生,且只有1名研究生进入局直属事业。所反映的问题和实际根本不符。
乐亭县农业局(公章)
2009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