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五莲农业结构“调”出活力

发布时间:2009-11-18

 

  如何把“粮袋子”、“菜篮子”变成“钱袋子”?许孟镇大珠子村与寿光三友蔬菜公司合作,由镇里统一协调贷款、村集体无偿统一整平土地,三友公司包技术、包销售、垫付部分资金,帮助村民建起了65个高效温室大棚,发展黄瓜、西红柿、五彩椒等“订单”蔬菜,每个大棚年可收入4万余元,效益是传统大棚的两倍。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今年以来,五莲县按照“扩烟增茶、提升瓜菜、优化林果、振兴畜牧”的总体思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植壮大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到目前,全县已调整土地6.78万亩,用于发展茶、烟、果、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其中新增果园2.42万亩、黄烟1.63万亩、茶叶9600亩、瓜菜1.2万亩,新增畜牧规模养殖场26个。

  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今年该县先后3次组团到莱阳、平度、费县等地学习考察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农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运用政策引导、经济调控、典型引路、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办法,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县财政出资190万元支持茶叶发展,对茶农免费提供种子。石场乡在宝珠山万亩木本粮油基地开发中,采取集体开发与大户开发结合的路子,引进大户投资150万元治理荒山,先期种植核桃1500亩,探索出了大户带动、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各乡镇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围绕县委确定的茶叶、大樱桃和苹果、黄烟、瓜菜、蜜桃、畜牧业六大基地,立足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确立调整思路,找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形成农业结构调整新格局。目前,六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发展林果21.6万亩、黄烟4.75万亩、茶叶1万亩、瓜菜11.2万亩、药材1万亩,全县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分别达到8849户、969处和121处,规模养殖占全县养殖总量的比重达到68%。

  结构调整“调”高了山区农业的竞争力,“调”出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乡镇,“调”壮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更“调”开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天地”。许孟镇借助“全国西葫芦第一镇”这个金字招牌,发展瓜菜面积6000亩,年交易量达5000万公斤,交易额1.6亿元,产品销往上海天津、青岛等10多个城市。到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34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61家,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43.5万亩,获得48个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裕利”牌有机南瓜、“宏大”牌蔬菜等成为市场“香饽饽”,松柏的林果、许孟的瓜菜、户部的肉牛等成为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通讯员 李维江 徐健)

  来源:日照日报

 

(责任编辑:虞兮)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