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敦煌讯(记者张革文)春耕时节,敦煌市在广大农村掀起了发展节水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潮。
在离月牙泉最近的杨家桥乡,农户们都在为搭建日光温室做准备。乡党委书记魏志忠介绍说,今年,杨家桥乡将进一步缩小大水漫灌的棉花种植面积,主要发展节水型的日光温室和膜下滴灌方式,力争使节水型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到全乡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中渠村四组村民魏得雄去年建的日光温棚亩均收入1.8万元,今年他准备把剩余的一亩半地也改建成效益高、耗水少的日光温棚。
近年来,敦煌市把发展日光温室产业,作为保护敦煌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截至去年底,全市日光温室累计达到10936座、8156.2亩,平均亩收入达10620元。敦煌市市长孙玉龙说,今年,政府计划再建1000亩日光温室,为此,市上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日光温室建设的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布局规划、市场开拓、产品促销、监督监察等方面工作。同时,采取财政补助、信贷支持、奖励扶持等办法,对新建日光温室的农户,由市上为每户协调信用社贷款1万元,由市水务局无偿安装滴灌设备一套,市农机局按60%的价格给安装自动卷帘机,同时给予每亩2000元的补助。对连片日光温室建设进度快、质量高,完成任务好的乡镇,经验收合格后,市上再奖励2万元。
为确保日光温室成为富民产业,敦煌市还选择一批领导素质高、综合实力强的部门和单位,重点帮扶集中连片日光温室示范点建设,同时抽调农业技术骨干,成立了日光温室技术服务小组,对日光温室建造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技术培训,以提高种植户的日光温室生产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