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黔江:培植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促农增收见成效

发布时间:2009-11-20

   新华网重庆频道11月20日电 (汪绯)近日,笔者在黔江区农办获悉:2007年以来,黔江区充分开发山地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培植了以生猪、蚕桑、烤烟为主要项目的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达22.2%。

    据了解,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山地占85%,丘陵占10%,河谷平坝与山间盆地占5%。对此,区委、区政府针对山地居多、立体气候明显、光热资源丰富、空气

    水质良好等区情,在探索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区情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路子。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产业。

    2007年初,雨润集团入驻正阳工业园区,成立的重庆百发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投资2.76亿元建设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后,黔江区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依靠雨润集团,充分利用山区青饲料多的优势,在适养区建立山地型现代生猪养殖基地。截止 2009年10月,已建成1个饲养600头的原种猪场和200头公猪的规模供精中心,建成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养殖小区20个,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7052个,圈存能繁母猪9.12万头,预计今年出栏生猪80万头以上,实现生猪产值7亿元以上,农村人均生猪产值达1900元。如:沙坪坝区文熙杰瞄准黔江投资环境,投资700余万元在马喇镇建起万头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已出售“洋三元”商品仔猪7500余头,净赚100多万元。

  ——抢抓政策机遇突破特色农业产业。

    黔江区抓住退耕还林、东桑西移的机遇,瞄准国际市场对蚕茧需求量增多、效益高的趋势,开发蚕桑产业。如今,全区有5个乡镇年产茧2万担以上,分别有4个乡镇年产茧1.5万担以上、1万担以上,9个乡镇年产茧5000担以上;有22个街道镇乡、120个村、450个组、26129户实施桑园工程,已建成桑园10万亩,建成标准化小蚕专用共育室200个,室外养蚕大棚1万多个,推广使用纸板方格簇200多万片,2007年—2009年产茧每年以46%的速度增长,今年产茧3万担,养蚕户均收入达5600元。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