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回升香蕉价格回暖 专家建议挽救未采收香蕉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 (记者陆月玲)广西香蕉出现滞销后,揪心的不仅是蕉农和政府、热心的市民,还有香蕉专家们。连日来,香蕉专家一直在广西香蕉的各大产区奔忙,除了为蕉农鼓劲、重树信心,他们还指导蕉农“亡羊补牢”,挽救地里尚未采收的香蕉,争取在香蕉价格回暖时卖个好价钱,尽量减少损失。
蕉农应亡羊补牢
挽救未采收香蕉
近几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常规育种岗位科学家、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贵美等香蕉专家,马不停蹄地赶赴南宁西乡塘区、武鸣县、隆安县等周边的香蕉产区,为蕉农支招。看到蕉园的现状,专家们有些忧心:香蕉不得价,有些蕉农心灰意冷,无心打理蕉园,田间管理已基本荒废——地不及时灌溉,香蕉熟了不收不管,甚至让香蕉烂在地里……
随着天气回暖,尚未采收的香蕉“危机四伏”,蕉农如不及时打理蕉园,损失将更为惨重。专家们建议蕉农:赶紧恢复田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能延缓香蕉成熟;套袋的香蕉,一定要把袋口打开,散散热气,同时检查是否有熟的香蕉;蕉园里九成熟以上的香蕉要及时切除、运出蕉园,否则熟香蕉散发的乙烯气体,会催熟其他未成熟的香蕉;为消除香蕉烂在地里的影响,对未熟香蕉赶紧进行杀虫、灭菌处理;吸芽还没除的,在不影响下一造生产的前提下,可暂时不除——吸芽能消耗养分,也能延缓香蕉成熟。
采后贮运下功夫
香蕉身价将上涨
在考察了香蕉产区后,蕉农们对香蕉采收后传统、粗糙的运输方式也让专家深有感触。随着香蕉价格回升、政府惠农措施等利好消息频频传出,蕉农采后贮运方式如稍加改进,可能会让香蕉卖个更好的价钱。
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白先进说,香蕉要卖相好,除了品质好,采收后的保护及运输也至关重要。香蕉非常娇贵,皮一破就容易坏,不利于保存,但大部分蕉农对这个并不太注意:将采收后的香蕉往地上随意一放;一弓弓地堆在拖拉机上运,堆在下面的香蕉受到重压;从田间一路颠簸到批发点时,香蕉碰得这里黑一块,那里破了皮……看到碰伤的香蕉,收购的老板自然会压价。外观品质上不去,商品率低了,价格自然上不去。
白先进建议:蕉农收完香蕉后,直接在蕉地里放个大水桶,整弓香蕉不落地就放进水桶进行落梭;将切口的粘液洗干净,可以减少香蕉变黑;将一梭梭的香蕉一层层铺在拖拉机上,中间垫上棉胎或毯子,这样可以减少运输途中的机械损伤。
揪出滞销“罪魁祸首”
蕉农应重建信心
此次香蕉滞销风波,许多人开始质疑广西香蕉的品质。11月2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贵美请蕉农和消费者们放心,今年香蕉品质比往年都好,导致滞销的“罪魁祸首”是冷空气来临前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据他解释,叶片数量达到38~42片及生产期内的积温达到6500℃~6800℃时,香蕉就会抽蕾成熟。高温干旱让我国香蕉四大产区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香蕉很快达到积温,集中上市。加上前几日的突然降温、北方大雪运输受阻,广西变冷很久还不恢复,香蕉果皮在12℃以下易受伤,出现丝丝变黑,让香蕉老板等待收购时机等原因,导致香蕉滞销。这两日,香蕉价格在缓慢回升,香蕉保值增值还有空间,蕉农应重建信心。
产区应未雨绸缪
蕉农应抱团出击
林贵美告诉记者,广西香蕉的面积和产量已经走在全国第一位,香蕉打品牌、政府在产区建冷库势在必行。他曾做过试验,香蕉在18℃~25℃的温度及相应的湿度下,能保存3~4个月。如果产区有冷库等贮藏设备,在香蕉大量上市时将香蕉进行入库保存,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可以缓冲市场风波、打时间差,争取市场的主动权。
白先进告诉记者,我国一年的香蕉进口量近5000万箱,是个香蕉消费的大市场。据他透露,日本住友水果公司看好广西种植香蕉得天独厚的优势,欲在广西种植香蕉,向国外出口,广西的香蕉仍大有作为。
“此次香蕉滞销风波波及的主要是一些小的种植户,大的种植户及公司通过改善田间的管理措施及前期的市场预测,有的香蕉赶在9月、10月上市,有的推迟到年前才上市,避开了这股低价风波,这也给广大蕉农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课。”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果转换研究室主任牟海飞认为,缺少香蕉品牌、蕉农单打独斗,已很难应对市场风波。国外香蕉品牌之所以能抢占市场,主要是因为它们能一年四季保持同等品质的香蕉供应市场。广西香蕉长年供应存在一定缺陷:种植大户的香蕉收完了,小农户种的香蕉标准、包装等环节跟不上,加上连接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产业链脱节,削弱了广西香蕉的市场竞争力。蕉农应抱团作战,香蕉合作社及协会应切实发挥其市场指挥棒的功能,蕉农才能获得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