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资金互助协会让林城村民创业“不差钱”

发布时间:2009-11-25

  刘国庆是固安县林城村一家从事滤芯生产的个体企业老板。不久前,他想扩大生产规模,但有4万多元的资金缺口,厂房无法完工。于是,他找到村里的“全民创业资金互助协会”,仅用一天时间,就从协会拿到了贷款,厂房很快扩建完工,并投入了生产。

  刘国庆所在的林城村以滤芯生产闻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从事滤芯生产和加工。这几年,随着滤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希望加入创业者队伍。然而,启动资金短缺成了村民们面前的一道坎。村民张占民几年前就想办家滤芯企业,但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没能如愿。“我是初次创业,没有本钱,向亲戚朋友借只是杯水车薪,去银行贷款又缺乏担保,真是干着急没办法!”说起创业初期遇到的困境,张占民不停地摇头。

  如何为帮扶村民创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去年3月,村民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指导下,自发成立了“全民创业资金互助协会”。“这在全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上级党委、政府帮我们组建了机构,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建立了《借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协会依法、平稳运行。”协会负责人张海桥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协会已吸纳会员65名,吸收会员基金500万元。

  协会以“自愿出资、互助互济、诚信和谐、服务村民、共同富裕”为宗旨,为村民提供小额借款、经济担保等服务。协会不向社会公众吸收或变相吸收存款,资金主要来源于会员自愿缴纳的会员基金。会员不超过10万元的短期借款不用担保,贷款利率参照农村信用社同期同档贷款利率执行。

  协会成立一年多来,已经帮助该村许多村民实现了创业梦想。协会刚成立,村民张占民便第一个提出了贷款申请,很快从协会贷到了5万元。他用这些钱建厂房、买设备、进原料,几个月就建起一家滤芯生产企业。张占民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协会已累计向村民发放贷款50多笔,总金额500万元。短短一年多时间,该村新增个体私营企业62家,民营经济收入达到5亿元,并形成一条完整的滤芯产业链条。  


  ▲▲全民创业,是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增长,积极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资金缺乏是众多创业者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固安县林城村的村民们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全民创业资金互助协会”,有效解决了创业者的资金瓶颈,其勇于创新的勇气及在破解创业者资金瓶颈方面的积极作用,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编者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作者:马德明 李铁兵 叶柄辉   编辑: 张晓俭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