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专家大院当“后台” 崇州农业创品牌

发布时间:2009-11-26

15元一根的苦瓜、30多元一公斤的鸡蛋、可以生吃的猪肉……在崇州市“文井源”乐活生活体验馆及专卖店中,来自崇州桤泉镇的各种高品质有机农产品比市场价格普遍高出2-3倍,可店里依然门庭若市。崇州依靠农业科技互动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农业专家大院为平台、以农产品公共品牌为载体,构建现代农业科学发展机制,使“高科技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等各种要素变成了现实。

专家常驻“大院” 培育“生吃猪肉”

盘子里装满冰块,冰块上半透明的猪肉薄片摆得整整齐齐,夹一片蘸上酱油和芥末放进嘴里,口感跟三文鱼一样细嫩,但更鲜更有韧性……这便是今年产自崇州的“生吃猪肉”。

在崇州市桤泉现代农业园区,记者看到,这种“生吃猪”比普通家猪个头小一些;猪小肠呈透明状,肠壁毛细血管清晰可见;猪肝表面细胞颗粒清晰滑润,口尝微甜,还可嗅到淡淡的乳酸香。

据悉,这种新培育出的可生吃猪,在全国都很少见,在西部地区更是首次试养成功。而养殖的成功,与养殖场旁边的“专家大院”有很大关系。此前,崇州市政府先后与省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达成“院市合作”协议,并于去年建成农业专家大院,搭建了农业科技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

作为大院常年聘请的36位农业专家中的一员,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刘滨承担了“健康养殖应用推广项目”,这种生吃猪的养殖基地,便是其项目实施以来建成的3个示范养殖场之一。

一年多来,大院专家们已为崇州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68个,农牧业新技术20多项,并建成了桤泉农业科研成果中试基地和工厂化育苗中心、羊马镇“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以及桤泉现代农业园区内的上千亩标准化蔬菜大棚等。

“过去我们种粮种菜,一亩纯收入就几百块钱,现在在专家的指导下,我租了40亩地标准化种红提,一年收入40万元左右。”桤泉群安村的马绪强说。

创建公共品牌 瞄准高端客户

走进“文井源”有机蔬菜江源种植基地,顺着棚架看到藤茎上挂满了长长短短的各类瓜果。而在崇阳镇三元街“文井源乐活体验馆”,各种新鲜农产品摆满了货架。

随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程加快,园区的业主们迫切需要生产、管理、营销等相配套的服务。2009年初组建了文井现代农业基地管理公司。公司运用农业基地“酒店管理”模式,采取“市场运作、企业管理、劳务承包、超产分配、市场拓展、连锁营销”方式全程服务。同时,由崇州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出资,注册成立崇州文井源品牌推广有限责任公司,启动实施“乐活崇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文井源’工程”,创建“文井源”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文井源”农产品公共品牌的高端发展定位目标。目前,“文井源”农产品公共品牌已建成新品川猪肉、富e鸡蛋、有机蔬菜等生产基地近十个,年出栏新品川生猪2万头、蔬菜种植近2500亩,崇州专卖店、桤泉展示店已投入运营,赢得了消费者信赖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四大农业园区 龙头企业达14家

崇州还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重点抓好桤泉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扶持园区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据悉,今年上半年,崇州四大现代农业园区内拥有成都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占该市龙头企业总数的50%;桤泉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区农业产业化企业达23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成都市级龙头企业2家,建成原料生产基地8000多亩,已形成蔬菜、食用菌、粮油和健康生猪养殖等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发展。

根据发展目标,到2012年,崇州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产品品牌率达40%以上。

记者 熊德壮 实习生 胡敏 摄影 刘晋川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