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猪周期” 养殖户盼银行支持
由于2011-2012年生猪市场行情较好,养殖户纷纷补栏母猪,导致今年产能大量释放,猪价下跌。4月份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跌到了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
猪价下行的同时,饲料价格却不降反升。今年3月份养殖企业豆粕购进价已达2元/斤,为两年来最高点。加之防疫、雇工支出增加,生猪养殖成本持续提高。
辽宁铁岭地区养殖企业亏损户数达8443户,亏损率56.68%,累计亏损总额1.1亿多元,昌图县,3072户养殖企业全线亏损,1.5万户养殖散户绝大部分也处于亏损状态。
辽宁省银监局对全省主要的生猪养殖区县调查显示,生猪养殖贷款投放规模下降,逾期率攀升。截至3月底,鞍山、铁岭等5市银行机构生猪类贷款余额21.79亿元,当年新增2578万元,较同期下降1902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33亿元,不良率6.1%,高于全行业不良率2.2个百分点,其中,绥中县生猪养殖贷款逾期率攀升至3.6%,其他地区不同程度出现养殖户不能及时偿还到期贷款和正常结息现象。
养殖户负债率高企,信贷安全系数降低。生猪养殖行业天然具有的强周期性及疫情常发风险,本使银行贷款颇多踌躇,加之当前养殖户负债率居高不下,多数维持在30%-60%,且普遍缺少合格质押品,又进一步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安全系数。
由于对生猪养殖户的存量贷款数量庞大,银行不敢轻易实施市场退出,但继续投放又难免放大风险敞口,信贷投放陷入两难境地。
许多养殖户反映,希望金融机构能够贷款支持他们渡过难关。但是前期已经亏惨了,没钱,但贷款又太难了。小额贷款不够用,大额贷款贷不上。
鞍山银监局局长徐毅表示,应引导金融机构注重信贷投放与生猪产业发展周期的科学匹配,对生猪产业逆周期扶持,适当延长生猪养殖业贷款的期限,帮扶养殖户渡过资金周转难关;同时注重引导有实力企业将产品转向生态猪、有机猪等高端品种,提高行业抵御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