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整合资金促闽台农业合作
本报讯 福建财政整合支农资金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促使闽台两岸农业合作迅猛发展。据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今年1—9月,该省新批台资农业项目53个,合同利用台资1.4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5800多万美元,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据了解,福建是全国率先开展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省份,现已拥有4个国家级创业园,数量居全国首位。
2007年,福建省漳浦县被财政部列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被列为资金整合项目的重点实施区域。2009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奖励资金,对漳浦等5个整合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市、区)给予奖励。
“有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支持,我们创业园规划的两个中心、六个产业区建设有了更可靠的保障。”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建文指着墙上的规划图对记者说。
在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漳浦县整合资金3400万元投入台湾农民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台湾农产品加工先进设备,着力拓展创业园的规模和成效。目前,创业园基础设施明显改观,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迅速攀升,累计有70家台资农业企业和6个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总投资1.2亿美元,今年年产值可望超过20亿元。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规模的不断扩大,丰富了漳浦县闽台两岸农业合作和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涵,吸引了各类台资农业高科技企业落户漳浦。全县已累计批准三资企业898家,其中有台资农业企业216家,合同利用外资3.15亿美元。台资农业企业年产值已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福建财政整合支农资金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一个缩影。“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重点是指导和支持各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展品牌、项目等方面的运作,帮助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各创业园积聚产业,提升闽台农业科技含量,提高闽台农业生产效益,进而促进农民增收。”福建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促进了闽台两岸农业合作的迅猛发展。据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全省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2147个,合同利用台资27.6亿美元,实际到位15.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