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农业旅游经济生机盎然
随州日报消息(特约记者彭涛、钟克波、通讯员鲍亚忠、徐薇)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文化广场碧草如茵,琵琶湖风景区波光粼粼,玉龙温泉景区游人如织……日前,记者陪同省文明办领导在随南文明新村建设示范区调研时看到,随县的美丽风景吸引了四方游客前来观光。
随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鼓励支持“三资”大规模投资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与旅游观光农业,使农业成为催生新型经济业态的“酵母”。眼下农业旅游经济正“接二(工业)连三(第三产业)”在随县蓬勃兴起。
吉祥寺村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也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名村。该村积极引导农民集中连片建设文明新村,以省道边荒地为宅基地,已建成随州地方特色的别墅民居84户,统一包装改造了省道沿线的128家农房。银兆公司投资1100万元兴建的旅游山庄引领着吉祥寺的乡村游,附近的7家“农家乐”生意也红红火火。该村还多方筹资400余万元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村级农民文化休闲广场。去年首届“香菇节”,今年“建设新农村,欢度记者节”活动在文化广场成功举办。
目前,随县已经形成了一批以展示优美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型农业园区、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的农林生产、科普、教育基地和以展示农村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的休闲型“农家乐”,其中有9家“农家乐”已通过省旅游部门初审。
不少农业企业在发展中 “嫁接”了工业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资金投入、企业内部管理到市场销售,无一不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流程。不仅有效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更导入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为现代农业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友公司、神农生态、裕国公司在吉祥寺村联办了“随南袋料香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占地500亩,进驻菇农150户,建成统一的保管室、浸泡池和菇棚,集中种植袋料香菇250万袋,整体增收100余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截至目前,随县“农字号”规模企业已达70家,资金投入已近10亿元,农业规模经营比例达45%。随县还通过企业化运作、园区化管理、专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把零散的田块进行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万顷良田工程,再造现代“鱼米之乡”。
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随县农民的就业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据统计,目前全县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已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2万人。农业旅游经济富民的同时,还改变了城乡面貌,随县的绿化面积正以每年6万亩的速度递增。
(责任编辑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