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凌源打造设施农业“航母”

发布时间:2009-12-06

    凌源市设施农业发展迅猛,设施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1.3%。不但摘取了“全国最大的唐菖蒲、亚洲百合种球繁育基地,北方最大的种球繁育、鲜切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反季节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反季节甜椒生产基地”等多项桂冠,还带动6.5万农户人均年增收3210元,成为我省名副其实的设施农业“航母”。

    工厂化育苗。该市在发展设施农业时,围绕标准化生产,建成全省最大的工厂化育苗中心。依托这一优势,坚持每年选出数百个新品种加以培养组合,从而培育出最适合东北地区生长的新品种。该中心自2003年培育青椒、茄子、番茄新品种成功以来,已先后培育新品种100多个,品种年更新率达30%以上,年推广面积超15000亩。目前,该中心年产种苗3000万株,年可带动3万棚户增收1.8亿元。

    规模化发展。该市把发展保护地建设作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以年均2.5万亩的速度加以推进。截至目前,该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6.5万亩,产值超25亿元。蔬菜种植遍布全市25个涉农乡镇街,品种有黄瓜、番茄、椒类等几十种,反季节蔬菜年产销量达到95万吨;花卉种植分布在市区周边7个乡镇街,品种有唐菖蒲、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10余个系列60余个品种,年产鲜切花3.5亿枝、种球3.5亿粒,成为全国著名蔬菜的生产基地和北方最大的花都。

    精细化管理。为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该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农户实施全方位服务,具体为产前土地调整、办电通路、协助贷款,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围绕保护地蔬菜生产,建成八里堡和四官营子两个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其中八里堡市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定点市场;围绕花卉产业开发,建起了东北地区最大、辽西第一家花卉批发交易市场,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00多个销售网点,年交易额达15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民与市场的对接问题。今年,该市更是积极开展设施农业保险业务服务,为10120个大棚筑起风险保障堤;引进、试验、示范蔬菜花卉新品种200余个,推广新品种80余个,引进新技术30多项。现在,该市蔬菜最高亩产值已超过6.5万元,花卉亩产值最高达到18万元。

    品牌化经营。为提高产品竞争力,该市大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2004年该市全境域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评估,先后成功注册了“凌馨”、“德源”、“第一枝花”和“木兰山花卉”等多个品牌,其中“凌馨”“德源”品牌被评为辽宁省名牌产品,“凌馨”商标为评为辽宁省名牌商标。今年年初,该市又制定出台了“凌源市品牌战略实施方案”,要求统一包装、统一使用“凌馨”商标,培育创建核心品牌,目前,这一工作已取得初步实效。近日,该市顺利通过出口蔬菜种植基地GAP认证,成为朝阳地区首家获得此认证企业,“凌馨”品牌也将打入国际市场。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