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发展农业“三品”构筑产业新优势
近日,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办事处大陡山村4万亩小杂粮和0.2万亩茶叶顺利获得有机认证,泰安“泰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5万亩土豆、蒜苗和西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岱岳区“三品”认证工作快速推进。
今年来,泰安市岱岳区牢固树立“标准就是市场,标准就是竞争力,标准就是效益”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三品”认证工作,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区域优势品牌,构筑农业产业新优势,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增收优势转变。一是科学规划调整,促进种植结构高效化。立足“规模调大、区域调专、质量调优、效益调高”,全区重点培植了优质粮食、有机蔬菜、绿色瓜菜、优质桑蚕、特色林果五大主导产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面积达到了45万亩,有机蔬菜、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分别达到了5.8万亩、41.2万亩和67万亩,冬暖式大棚总量突破了6万个。发展“一村一品”专业乡镇4个,符合农业部“一村一品”专业村基本条件的村达到了67个;二是扶持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向优势企业集中。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引领作用,制定出台了《岱岳区关于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区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资金,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引导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全区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了70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29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了174个。三是培育专业市场,实现市场与产业良性互动。围绕主导产业确定市场发展规划,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培育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目前,全区共培育产地批发市场4处,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2处,市场从业人员3327人,投资规模7100万元,辐射带动瓜菜种植面积30余万亩,带动农户18万户,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新疆等10多个省市区,市场年交易额18余亿元。实现了兴建一个市场、带动一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四是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主导产业品牌化。区农业局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为房村镇3.5万亩泰山珍珠西红柿申报了全国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绿色生姜、姜芽、大蒜、刀豆花4.55万亩,为良庄镇申报了菠菜、蒜苗、马铃薯3个品种2.6万亩绿色食品,为范镇1.2万亩东岳牌蔬菜申报了绿色食品。目前,全区共有38件农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种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泰绿”牌马铃薯、“泰山珍珠”牌西红柿、下港板栗等5种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五是发展合作组织,拉长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遵循“龙头企业+市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用订单的形式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今年,全区新增合作经济组织45个,总数达到174个,入社农民近5万人,吸引带动农户13万户。全区各种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农民近20万人,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1-10月份,全区新增高值田面积2.1万亩,其中新增有机蔬菜0.5万亩,新增设施大棚面积1.5万亩,特色产业正在向更高更深层次快速发展。(岱岳区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