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浙江为农业保险量身定制气象理赔指数

发布时间:2009-12-08

 

  中国气象报记者赵小兰 通讯员吴利红报道 近日,浙江省气候中心以杭州市余杭区于2009年7月研制完成的水稻保险气象理赔指数评估平台已经投入业务试运行。

  据浙江省气候中心专家介绍,水稻是浙江省农业保险中的重要参保作物之一,不仅参保面大,且参保户多,灾后理赔成为难题,浙江省农业保险采取低保额初始传统成本保险方式,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国内外传统保险存在的通病,逆选择,道德风险;理赔时效低、成本高;灾损评估误差大等。在2007年“罗莎”台风后,全省32个试点县市2/3以上参保水稻出现大面积的受淹及倒伏,政府及保险公司均遇到上述理赔困难,造成了多赔、慢赔、农民因等赔水稻受灾无人管理等现象,加重了赔付率。

  如何开发应用科学高效的理赔手段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省气候中心潜心钻研,为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依据条款,以实际定损为理赔依据的保险)量身定制了气象理赔指数。当所参保的台风、暴雨等灾害发生时,该平台可依据实时气象资料,在灾后24小时内制作完成理赔指数评估报告。气象理赔指数及应用平台的研究成果,为水稻大灾合理定损理赔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莫拉克”台风影响浙江期间,给余杭区带来了大风大雨,省气候中心采用余杭区水稻保险气象理赔指数模型,计算出余杭区水稻保险气象理赔指数在0~18.3%之间,为政府及保险公司理赔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了查勘定损的科学性、时效性,降低了保险理赔成本。

  据了解,2004~2009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6年均提出要尽快建立完善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2006年,浙江省等省份率先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浙江省气候中心以需求为目标,科研为支撑,研制的作物风险区划、农业保险灾害预警平台、作物保险指数等成果在农业保险的筹备阶段、试点阶段及全面推开阶段获得重大应用。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