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山东德州小麦种植收益减幅交较大

发布时间:2015-07-21

近期,德州市物价局对庆云、夏津、武城、乐陵、禹城5县市45个农调户317.3亩小麦生产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去年相比:小麦单产下降,生产成本提高,现金收益和净利润减幅较大。

一、亩产量下降。

据调查,小麦前期干旱少雨,造成病虫害较多,今年4月份,在小麦开花、授粉期间赶上降雨,影响了授粉,同时,在小麦临近成熟期,德州市又遭遇了强降雨及大风雷电袭击,部分地块出现不同程度倒伏,多因素影响导致小麦单产下降。

调查户平均亩产444.53公斤,较去年同期减少4.52%.

二、平均出售价格降低,产值减少。

受季节性降价、新小麦晾晒不足、水分含量较高等原因,近期小麦收购价同上年实际价格降幅较大。调查户每50公斤小麦预计平均出售价格119.36元,比上年度实际平均出售价格124.15元减少4.79元,降幅3.86%。产量、价格双双下降,导致小麦产值减少。按目前价格计算,预计小麦平均亩产值1078.69元,较上年实际实现产值1173.24元减少94.55元,减幅8.06%。

关于小麦后期市场,价格走高的可能性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从往年的价格走势情况看,新粮上市时都有短时间内的价格回落,随着小麦的大量上市,水分含量逐步达到标准,价格也随之上升。

二是国家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中等白麦每500克1.18元),对小麦价格的走高也将起一定的拉动作用。三是农民对后期小麦价格预期较高,惜售心理严重。截止目前,45个调查户中,仅1户有少量小麦出售,平均每亩出售小麦0.78公斤,仅占产量的0.18%。因此,预计后市小麦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小麦实现的产值将会高于目前的预测值。

三、生产总成本略增。

亩生产总成本817.9元,同比增加1.65%。

从成本构成因素看,物质与服务费用、土地成本保持相对稳定,而劳动日工价的提高导致人工成本增幅较大,成为总成本上升的主导因素。其中:亩物质与服务费用467.55元、土地成本139.84元,同比基本持平;亩人工成本210.51元,同比增加8.34%。主要是今年提高了劳动日工价,由上年的41元提高到45元,尽管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亩用工数量由上年的4.74个减少为4.68个,但人工成本却增长了近一成。

四、现金收益、净利润减幅较大。

在小麦单产下降、成本提高的共同作用下,今年小麦收益前景不容乐观。按目前每50公斤小麦平均出售价格119.36元计算,预计亩现金收益610.8元、净利润260.79元,分别较上年减少12.92%、29.26%。

尽管随着后期小麦价格的逐步走高,真正实现的收益有望高于目前的测算值,假如按上年每50公斤小麦实际平均出售价格124.15元测算,每亩小麦可实现现金收益635.61元、净利润285.86元,仍较上年减少9.38%、22.45%。

要想实现去年的现金收益水平,每50公斤小麦平均出售价格应该达到132元的水平,从近年来小麦价格走势及今年政府调控物价总水平的形势来看,这样的价格水平恐怕很难达到。

五、相关建议。

今年小麦单产下降、成本提高、收益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因此建议:

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已经做到选取优良品种,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彻底改变那种靠传统、靠经验种田的方式,总结节本、高效、增效的新经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服务。

加强农资价格监测监管。稳定农资价格对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加大农资价格监测监管力度,及时了解农资供需情况,防止农资价格的无序上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加强价格走势预测分析。因小麦价格回落,多数农民存粮伺机待售,后期市场价格走势是影响农民售粮的主因。因此,加强价格走势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发布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户合理存储、适时出售,避免存储不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自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连续提高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补贴数额实现了“九连增”,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年德州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每亩125元,比2004年的13元增长了8倍多。但种粮成本的不断提高抵消了粮食直补对农民带来的部分收益,无疑将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增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山东省德州市物价局)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地区新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