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为了将这项“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保证项目工程及时、保质、保量交付使用,锦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周密组织、精心筹划,全市今年18个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
项目共覆盖该市四县一区一场的34个乡镇,治理面积13.93万亩。计划新打机电井2146眼,维修改造排灌站6座,配套高低压线路46.4公里,开挖疏浚渠道403.5公里,开挖土方1614万立方米,衬砌渠道179.1公里,埋设地下管道78.6公里,新建桥涵闸等渠系建筑物1367座,修建机耕路93公里,农田防护林网0.37万亩,水土保持林1.1万亩。截止到11月中旬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预计明年4月末全部完工。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主要是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受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的影响,工程建设季节性较强,相对建设工期较短,所以工程建设必须坚持从早从快的原则。因此该市今年的项目工程在时间安排上主要体现一个“早”字,即早准备、早落实、早施工,不因工程建设影响春播和种植结构调整,如义县1.4万亩的小流域治理项目,5月份动工到现在已完成工程量90%以上。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坚持制度保障、严格监管,以确保项目工程质量。他们实行了全市统一的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制、工程及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县级报账制等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他们推出了资金项目周报制度和市级监管员巡视制度,对年度开发项目和资金实行全方位的动态监管,全面提升了项目建设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为项目充分发挥预期效益提供了可靠保证。
该市今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作为计划安排重点。一是兴建水源工程,在全市安排新打机电井2146眼,修建方塘23座,水是农业的命脉,特别是该市地处辽西,十年九旱,水源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二是完善排涝设施,改造排水站6座,解决南部洼区的水患。三是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在义县山区安排小流域治理1.4万亩,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项目建成后,可使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得到同步提升,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科技高、效益好”的高效农业生产格局。